柏拉图曾经在《会饮篇》里提到:很久以前人类是“双体人”,长了两个脑袋,四个胳膊,威力无穷。
宙斯因害怕人会威胁到神的地位,于是将人类劈成两半。这“半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即所谓的“soulmate"(灵魂伴侣),而这既是爱的起源,也是孤独感的起源。
既然是灵魂伴侣,那么遇见的几率有多大?
假设一座城市有80万人
男人只占一半(40万)
同龄人只占三分之一(13万)
单身的只占一半(6万5千)
有魅力的只占二十分之一(3250个)
让你觉得有趣的只占二十分之一(162个)
会给你买卫生棉的只占十分之一(16个)
会跟你产生火花的人只占三十分之一(0.53个)
在这80万的人中,只有0.53个人,连一个人都不到。
那你要如何遇到这个人?
答案或许只能归咎于命运。
但就算有幸在人海中寻觅到了灵魂伴侣,就真的能一直相爱下去吗?
本期公众号推荐一部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或许对这问题能有所解答。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在豆瓣评分高达8.7分,它由日剧《四重奏》导演土井裕泰执导,编剧为《四重奏》坂元裕二,这是两人继《四重奏》后再次合作。
电影伊始是在2020年的一家餐厅中,不同桌的一男一女,同时对隔壁情侣使用一副耳机听歌进行了吐槽。因为一首歌的左声道和右声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各听一边,听到的不是同一首歌。
音乐家费尽心思制作出一首歌曲,被如此对待是一件不礼貌的事情。
当他们几乎同时站起来,试图走过去,告知隔壁情侣这一真相时,两人始料不及地照面让彼此都呆住了。
时光倒流回2015年,21岁的女主八谷绢(小绢)还是一名大学生。她基本是一个无欲无求,也不会感到兴奋的女生。
“如果吐司掉在地上,一定是在抹过黄油后”,唯有这件事让她觉得世界是真实的。
女主在自己平淡无奇、循规蹈矩的一天中,因在东京明大前站错过末班电车而偶然相识了男主——山音麦(小麦)。
小麦和小绢是如此相似——
1.随身携带的耳机总打结
2.喜欢收藏电影票根当书签
3.喜欢的作家相同
4.书架上所阅之书相同
5.对“石头剪刀布”中的布能赢石头存疑
6.对木乃伊展感兴趣
两人约定一起看木乃伊展的当天,都不约而同地穿了牛仔外套加连帽卫衣,就连背的帆布包都一模一样。
在男主和女主数次见面的沟通交流中,可以说,他们是百分之百合拍的灵魂伴侣。
或许每个人都幻想过大学时代的爱情,而小麦和小绢的幸福、甜蜜的爱恋,正是在这既非大人也非孩童时期里恋爱的最佳范本。
如果将他们的恋爱比作花束,那么,恋爱相识的时候是花结成蕾,相恋的时候则是繁花盛开。
电影中,男女主从相识到相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镜头——
1.两人第一次去KTV,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巧妙地表现出了他们内心的悸动。
2.小绢因求职碰壁,独自在外难过时,小麦穿着拖鞋急忙赶去安慰她。
3.两人一同在床上看漫画——《宝石之国》,边看边哭。
4.小绢外出工作,小麦在电线杆下边看书边等待小绢。小绢见到小麦后,开心地朝他飞奔而去。
如果说恋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小绢在热恋时期却没打算将这场恋爱变成仅此一晚的派对。虽然爱情的存活率极小,但她相信她的爱情会活下来。
而小麦在恋爱甜蜜期,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和小绢维持现状,俩人能一直保持同频。
但命运就是一个未知数,充满着太多变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有时候开始就意味着结束。
在这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没有关系。
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恋爱有甜蜜、幸福,也会有分歧、痛苦。
我之所以欣赏这部电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导演将这种分歧、痛苦,通过真实、细腻地手法一点一点地缓慢渗透给观众。
不同于国产电视剧,这部电影没有出轨,没有狗血剧情,没有疾病和死亡。它只是将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后,一对情侣在现实的重压下因频率失调而分手的过程,表现得自然而然却又无可奈何。
人和人的相恋是很奇妙的,可能始于有很多的共同爱好。当开始面对生活时,有人会为了生活而放弃爱好,也有人依然热爱自己的爱好。前者如小麦,后者如小绢。
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小绢还是坚持看喜欢的漫画、电影、舞台剧,阅读喜欢的作家出的新书。相较而言,小麦在一家物流公司就职后,一直忙碌于职场工作,曾经的爱好已渐渐舍弃。
1.新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案》和舞台剧《我的星球》无暇去看。
2.小绢推荐的书籍——《茄子的闪耀》,随手扔在车内后座上。
3.漫画书《黄金神威》一直停留在第七卷,《宝石之国》的故事也已不记得。
4.工作之余,只想玩一些小游戏解乏。
......
显而易见,小麦无法像小绢一样,始终对学生时代的爱好保持着热枕。这种对比,在两人有次同去书店购书时表现得尤其明显。小绢感兴趣的书籍是《饭吃的太晚了》,而小麦则是《人生的胜算》。一个文艺,一个现实。
在职业选择上,两人也有着天壤之别。小绢以兴趣爱好为职业选择前提,小麦则偏重生计。平凡如你我,或许我们都会羡慕小绢,但最终仍活成了小麦。
再相爱的人,若生活理念不同,前进步伐不一致,虽身处同一屋檐,心也远了。
正如爱情容易变质,是有保质期的。如果过期了,就像意图取得一场平局,不停地在传球。比起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寂寞更令人难受。
曾经的恋爱如盛开的花束,终究随着时间流逝而枯萎。
离别之际的花朵落在微风颤抖的黑夜。
2019年,既是男主和女主在一起的第四年,也是双方决定分手的一年。
参加完婚礼,两人一起坐摩天轮,一起在KTV唱歌,一起去旧时的餐厅。看着手机中的合照,往昔幸福的回忆涌上心头。可即便如此,曾经的幸福也挽不回一份已变质的感情。
小麦试图通过婚姻留住小绢。可惜他不明白,婚姻的缔结是出于感情的更深刻,而不是维持它的变质。并且,同他相比,小绢对生活有着更高的希冀,她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大多数人的那种过日子似的生活。
分手已无可挽回,适逢餐厅中进来了一对年轻人,就坐在以前两人常坐的位子上。通过言语可知,他们相识不久,并且也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双方交谈时的局促不安和略显羞涩的表情,像极了四年前的小麦和小绢。
这里导演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在泪眼朦胧中,使男主和女主在望向这对年轻人时,确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两人分手后的难过情绪,也于此达到顶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有两处细节颇值得玩味。
一处是大学时穿的帆布鞋和工作后穿的皮鞋,导演多次给予了镜头特写。既暗示了小麦和小绢社会身份的转变,同时也起着前后对比的作用。
另一处是分手后,小麦和小绢为了猫(名字叫男爵)的归属而进行了“石头剪刀布”,这处细节再次强调了两人的差异以及分手的必然性。
他们原先都不认同布能赢石头,虽如此,小绢出了石头,小麦则出了布。这里间接地暗示了小麦步入社会后,接受了世俗的规则,而小绢却仍坚持自我,没有被世俗规则所改变。
电影的结尾,时间线又拉回到了2020年。
和各自的另一半走出餐厅后,小麦和小绢默契地背对背挥手告别。
虽然有时候独处时,他们偶尔还会想到彼此,但时间流逝,难过终会消失。
这个世界什么都会结束,什么也都在重新开始。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对两人未来的生活已没有了憧憬和期待,那就勇敢地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