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人们常说,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这句话强调了童年,即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但同时也夸大了童年的负面影响力。
近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讨论原生家庭,并开始意识到每个人的成长脉络,对当下生活的影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我们把自己现在的问题,统统归结于原生家庭,认为都是父母的错时,我们就是为拒绝改变和逃避问题找借口。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原生家庭呢?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苏珊•福沃德,在与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合著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简称《原生家庭》)一书中,给了我们探讨原生家庭的态度,即讨论主旨并不在于控诉有毒的父母,而在于了解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告诉我们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束缚,治愈父母给我们的伤害,扭转不良的生活态度。
武志红老师说:“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的痛苦就会减轻很多。并且,这个道理的核心是,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这是一个真相,我们必须尊重的真相。”
可惜的是,这个真相并不是谁都了解,更不是谁都能接受。因为我们的孝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允许孩子质疑父母。
幸运的是,《原生家庭》这本书给我们诠释了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在我看来,比较常见的有三种: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当我们坚信“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就会拒绝承认父母对自己的伤害,甚至在明知他们有错时,还执着地为他们开脱。
当然,这里并不是在否认父爱和母爱的伟大,而是想说并不是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好父母。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
说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生活得不开心,原因是努力了两年多依然无法怀孕,但“无法怀孕”这件事给她带来的痛苦和她高中时的一次流产有关。当时父母知道她怀孕,且流产的事情后,不仅大骂她是婊子,还从不放过任何旧事重提的机会,那次的经历一直让她觉得自己是罪有应得,现在无法怀孕也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
但是苏珊认为,她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她父母有很大关系,因为父亲经常骂她,而且都很难听,可以说是言语虐待,同时,她流产后没有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爱,而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她的劣性,这让她一直觉得自己遭遇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更重要的是,她在竭力为父母开脱责任,认为父母当时的谩骂或数落也是“为她好”。
在这位女士身上,我们看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想法多么根深蒂固。
我们很难承认父母的不好,时常用“他们也是为我好”,或“他们也是没办法”来为他们开脱责任,但我们的“否认”或“合理化”都是在自我欺骗,因为父母不完美,也会犯错是事实。
(2)不称职的父母
前面说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一句假话,因为父母会犯错,且有些父母还是不称职的。
不称职的父母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不会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不称职的父母会剥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被迫长大,甚至成为父母的“父母”,而这些都是孩子感到孤独和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就像电影《何以为家》中的赞恩,他的父母就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们从不把孩子当作孩子,而是把男孩当作赚钱的工具,女孩作为赚钱的商品,而这也是赞恩控告父母生下他的主要原因。
赞恩说:“我想让大人们都听一听我的话,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 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殴打吗?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吗? 我听过最亲昵的话只有'给我滚臭小子'或者'走开滚蛋'。 生活简直就像一坨狗屎,比我脚上的鞋还脏。”
可见,不称职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都是伤害和痛苦,没有快乐、温暖和爱。
(3)控制型的父母
操控型的父母也很常见。他们会以“我为你好”的名义来控制孩子。
当然,操控或控制不一定是贬义词,因为小时候的我们需要父母的控制,以让我们处于安全的状态,但是当我们已经独立,长大成人后,父母还是继续操控,那就是问题了。
我的一个好朋友,大学毕业后想去大城市闯一闯,可是父母不同意,一定要她回到县城工作。她父母的理由是,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不容易,离家近相互有个照应。其实真实理由是,她父母害怕女儿出去不回来,以后老了没人管。
她父母前面打着“我都是为你着想”的名义来阻止,后面直接用“你要出去就是不孝”的压力来反对,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唯独忘记了女儿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可见,操控型的父母不允许孩子独立,他们会用各种手段让孩子生活在内疚、沮丧、愤怒以及深深的负罪感中。
就像我这个好朋友,毕业前两年没听父母安排,去了一线城市打拼,但是每次和父母联系时,内心都是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后来,她回到了父母身边工作,也满足了父母的心愿,结婚生子,但是去年她和我说,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并不幸福。
她选择为父母而活,我尊重她,只是她对得起自己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上述三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说不定我们就是那中毒的孩子。当然,书中介绍的其他有毒的父母也是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其毒性,以让自己慢慢摆脱原生家庭的有毒烙印。
有毒父母强加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且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伤害会不断加深,我们要认清其危害性。
《原生家庭》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介绍和分析有毒父母的各种类型,而要摆脱其不良影响,就要知道自己是怎么受其影响的,看看内在小孩是怎么想的。
就像书中说的:“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你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你的行为就产生了。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你就要根据这个公式倒推回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感受,从而改变规矩。当你意识到行为产生于观念和感受时,你就会明白自己某些行为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了解内在小孩怎么想的。
中毒的孩子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如让父母高兴是我的责任;让父母自豪是我的责任;我是父母的全部;我没有父母活不了;如果我和父母抗争,我就会永远失去他们;如果我告诉父母他们伤我多深,他们将永远不再理我;我不应该说任何伤害父母的话,也不应该做任何伤害父母的事;父母的感受比我的更重要等等。
上述观念如果我们有四条以上,就说明我们处于和父母的纠缠关系中,换句话说,这些观念会阻碍自己独立,且会剥夺自己作为成人的权力。
有毒的父母有了烦恼,只会责怪别人。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错误观念,我们就会相信自己具有让父母—或其他人—高兴或悲伤的能力。
其次,错误的观念,产生痛苦的感受。
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感受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但事实上,我们内心的感受,都源于我们内心的观念。
中毒的孩子在和父母的关系中,会有这样的感受:
1.当我没有顺从父母的期待时,我感到内疚。
2.当我的行为令父母失望时,我感到内疚。
3.当父母对我发怒时,我感到害怕。
4.当我对父母发怒时,我感到害怕。
5.当父母不开心时,我感到难过。
6.当我知道自己令父母失望时,我感到难过。
7.当父母批评我时,我感到愤怒。
8.当父母企图控制我时,我感到愤怒,等等。
可见,内疚、害怕、难过和愤怒,是比较常见的消极感受,如果上述感受有三分之一适用于自己,就说明我们仍然和父母处于纠缠关系中,我们的情绪仍然由父母来控制,这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麻烦。
再次,根据自己的观念和感受,识别自己的行为。
在上述观念和感受引导下,我们的行为大体可分为两类:顺从型和对抗型。
顺从型行为
1.无论我的感受如何,我经常向父母屈服。
2.我经常对他们隐藏我的真实想法。
3.我经常对他们隐藏我的真实感受。
4.我经常表现出自己与父母之间一切都很好,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5.和父母在一起时,我经常装模作样。
对抗型行为
1.为了向父母证明我是对的,我总是和他们争执。
2.我总是做一些父母不喜欢的事情,向他们证明我是自主的人。
3.我经常对着父母吼叫、诅咒,以显示他们控制不了我。
4.我经常要控制自己,否则就会对父母拳脚相向。
5.我曾大发脾气,表示再也不与父母来往。
这里说一下,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的对抗行为,就是摆脱了父母的有毒模式,其实并不是。
因为我们在对抗型行为中表达的感情十分强烈,且这样的行为重复发生,已经成为我们的惯常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抗型行为并不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我们保护自己、证明自己独立的一种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说,顺从型行为和对抗型行为只是表现形式相反,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就像我的那个好朋友,她的错误观念就是父母开心与否,是她负责的,进而她觉得如果自己不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做事,就是内疚和害怕,于是选择顺从父母的行为。
很多人之所以会中毒,就是因为他们害怕直面父母。
他们害怕失去父母的关注和爱、害怕父母因为自己不开心和不快乐、害怕自己的行为让父母失望、害怕他人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认同,总之就是恐惧。
而上面说到的错误观念、痛苦的感受,以及违心的行为我们想要改变的话,就要做好与父母对峙的准备。因为只有和他们对峙,我们才有可能改变纠结和恐惧的心境,更重要的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恐惧、愧疚和愤怒,我们将会把它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而这便是痛苦的延续。
当然,和父母对峙的目的,并不是要报复他们、惩罚他们、让他们收敛,亦或是向他们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从他们身上寻回些补偿,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以及为日后的关系定位。
那么,我们该怎样和父母对峙呢?
首先,和父母对峙前,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我们要足够坚强,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自己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我们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我们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这里说一下“非辩护性回应”,目的是让自己沉着冷静、临危不乱,以打破“攻击—撤退—防守—升级”的恶性循环。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回应有毒父母的质问或责难“哦,我明白了”、“这样啊”、“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很遗憾,我不赞同这一点”、“让我想想”,以及“很抱歉让你伤心”等等。
另外,转变观念,不再为儿时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己童年的痛苦经历是父母承担的责任,我们要看清才可以与他们对峙。
其次,选择和父母对峙的方式。
写信或面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关键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苏珊在书中告诉我们写信或面谈内容的要点,包括,“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以及“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这里要记住,对峙后重要的不是父母的反应,而是我们的回应,多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和父母对峙后,会出现三种对峙形式,无法交流、平静的对峙和激烈的对峙,后两者居多,而最后一种激烈的对峙很可能让我们回到对峙前的反应性和辩护性应对模式中,需要警惕。
另外,对峙后极有可能出现最危险时刻,即父母可能以断绝关系来威胁我们,这时要想好对策。
最后,我们要决定目前和父母的关系状态。
如果父母接受我们的说法,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我们的痛苦,并承认他们有责任,那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就会逐渐走向非毒害性关系。
如果父母没有改变的意愿,且坚持认为自己没有责任,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与父母保持距离,不对他们抱有太多的期望。
如果父母反应激烈,想和我们断绝联系, 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弃和父母的关系,这个选择很痛苦,但出于为自己的情感健康负责,这也是正确的选择。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承认父母是不完美的,还有认清父母不爱自己这个事实。
其实,敢于和父母对峙,就是接受家庭不和谐、父母不完美这个真相,同时也是学习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惩罚,这个过程会很难,也很痛苦,但我们要知道,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承受追求自主生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快乐。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和父母对峙,并非鼓励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要我们懂得只有改变自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才能摆脱;我们学着自我界定,也并非自私自利,因为情感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同父母彻底断绝联系,而是说我们既是家里的一分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做自己,父母也无须改变他们原本的样子。
总之,斩断原生家庭的枷锁,摆脱不幸童年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促使改变发生的责任是我们自己,而不是父母。
我们要直面父母有毒的真相、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看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敢于直面父母的恐惧,与其对峙,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情感关系。
就像苏珊说的,根本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对峙是通往独立自主道路上最激动人心的阶段。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如果你想走出原生家庭的阴霾,摆脱有毒父母的束缚,《原生家庭》这本书就是让你觉知的一束光,通过书中的练习和应对建议,你就会点燃心中的爱、幸福和自由。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