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除了亲人,还会不断结识了很多陌生人,从同学到同事,还有各种方式认识的朋友,在与每个人的接触中,我们学习与人交谈相处,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成长和彼此分享。
这么多年,仔细想想自己还真没跟哪个朋友相处不下去反目的情况,有些只是关系本来不深,时间久了也就自然而然没了联系,仅剩下几个常联系的朋友。
到了这个年纪也愈发明白,
知己不必多,一二足以。
彼此时不时地聊几句,互相汇报一下生活现状,聊一下开心或不开心的,虽然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生活圈,也都保持着一种相安无事,各自安好的状态。
但是,总有一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你稍稍对她有半点怠慢,她就觉得你欠她,对你不依不饶。
最近一段时间,停下工作来休养身体,也在努力地平复因为体虚造成的无力感和易怒情绪。
上周末,一个表妹从外地来北京玩,之前也没有打招呼,到了直接发个北京广安门的位置过来,也没有配文字。
不巧的是,当时我跟男朋友正在吵架,心情极度不好,哪有心情回复她。
后来,过了俩小时,她打过电话来,我也没有收到。
随后她就微信发过来一句话:你这么忙吗?都不看手机。
一看她就是急了。
我一向主张,当自己有坏情绪的时候,不跟人交流,担心把自己的负能量传染给别人,所以尽量避开这种状态下的见面或者聊天,只想自己慢慢消化。
她一直在催,我也不能不回,所以我努力缓下自己的情绪,回复她:你来北京了,解释说我在忙,没看见。
她回了俩字,嗯啊。
我也就没再回复什么。
过了俩小时,她又问,你这么忙吗?质问我对她不管不问。
之前聊天,她说这周末回家陪她妈过母亲节,结果临时变卦来了北京,也并没有告诉我这个在北京的“东道主”,就是到了突然发上来一个定位,表示她来北京了,我应该去接待她。
我不知道她来北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宁愿放弃陪妈妈过节。
我就问她在为什么来北京,而不回家。
她说等她现在这份工作辞了再回家,也没说来北京的原因。
就这样,谈话结束了。
那就是日常玩耍呗,看她朋友圈照常连刷三四条的状态,我知道她有人陪,那就够了,我还有自己的情绪需要处理。
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结果,昨天周一一大早,她微信发过来一大串文字,占满一屏,其大概意思就是,这次来北京才终于发现她是真正失去我了,打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说她一直拿我当亲姐,而我却拿她当表妹......还说,一直都是她的热脸贴我的冷屁股,所以决定以后不打扰了,祝福我,一切顺利......
我的天,这是怎么了?失恋了吗?戏有点多。
我回复说,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是小孩子。谁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有自己的情绪要处理。
我实在是没有办法随时听候你的差遣,自己的情绪已经够糟糕了好不好。
我不要求什么感同身受,但求相安无事。
没有人会时时刻刻照顾你的小心灵,更不会随时恭候你的大驾,只要你来了我的地盘上,我就应该毫无怨言,对你笑脸相迎。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必须的。
真心的朋友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而否定你们以前所有的关系。
身边一个朋友小象,大学室友,我们住的不远,每次来找我玩,她都会提前问我在家吗?方便吗?十分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前几天她借我的眼镜去看电影,今天要给我送来,问我方便吗?下班路过这里给我送来。
我说当然可以。
之前要借我的电脑用,上来先说自己有个不情之请,说出要借电脑的意图,还附带说要是实在不方便也没关系,她再想办法。
因为我自己要用,所以都是怀着歉意拒绝了她。
而她一点都不介意,我们感情照常。
相比较,这样的相处更让人舒服,舒心。
当你学会尊重别人,为别人考虑的时候,别人当然也会以此回报你。
今天恰好看到一句话,“成年人的交际礼仪里,没有爽快的答应就是拒绝的意思。”
有些拒绝是很委婉的,不想直说,也只是为了体面。
也许是曾经的自己太软弱,对朋友的各种请求来全盘接受。让人认为我“很好”,“好说话”,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有事也愿意找我,所以这就成了常态,提要求变得理所应当。
一旦,我表现出拒绝地姿态,他们就会埋怨,指责我,对这份友情不在乎。
但站在他们的角度,又很少会体谅我的感受。
有些情况下,我本来可以拒绝,但顾及情面,还是会选择迎合对方。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是在一座海边的旅游城市,每当各种假期到来,很多外地的同学从四面八方来找我玩,有时候一个假期来两个同学。
那时候都是穷学生,没什么多余的钱,去一个有同学的城市旅游的好处之一就是,最基本的住宿不用花钱,那就是跟我一起挤床位。
来一个人还好,在我的上铺挤一挤,但同时来两个人来的时候,就需要我的一个室友帮忙挤一挤了。
宿舍的那种1.2米宽的床位挤两个人,现在想想也是挺厉害的。
但那时候为什么就不能花钱住个酒店呢?
除了住,吃饭也是一个问题。
基本就是在食堂解决,刷饭卡。
有的同学确实不错,也会请我吃顿饭或者送个礼物回馈一下我这个东道主。
出去玩,我就当导游,适当的门票车票之类的花费也是必须的,虽然这是除了自己生活费之外的支出。
所以每次当同学走后,我的生存指数就困难一级。
不过,我的室友们貌似都很“羡慕”我,说每个假期都有人来找我玩。
是的,有时候我也会羡慕自己有那么多好朋友。
但是好朋友又是什么?
是那种能互相理解,尊重,能够为你着想,是建立在成熟独立的个体之上的依存关系,分享喜怒哀乐。
在现实相处中,其实,人都是自私自我的,不自觉把自己当成主位,希望朋友关心自己更多一些,尤其是年幼时期就结识的朋友。
学生时代的一些朋友,在步入社会之后,彼此的生活圈,工作圈子越来越不一样,话题也相对少了,也仅仅凭着多年前的感情基础在维持着这段友情。
互相理解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彼此最新的状态也不能及时了解,异地造成的差异不断增大,谈话也许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虚寒温暖,甚至连虚寒温暖都没有,只是自顾自地谈论自己。
如果做不到及时的关切,那就请保持基本的礼仪。
只要两个人还合得来,就还能相处,关系就能继续。
一旦其中一个人较真了,那就这样吧。
成熟的关系是顺其自然。
不要在朋友面前装小孩哭闹,要糖果。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话好好说。
不强求,不埋怨。
各自安好。
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气度。
『万家灯火看得太破,
寂寞只能一人抵抗』
公众号:松薯
ID:youl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