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 邢云

10多年前,书信还要手写的。

把灯打开,灌好墨水,铺平信纸,执笔在手,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写信时脑海里闪过画面,笔尖儿的字寄托着多少思念与祝愿。

收到信时,或欢呼雀跃,或潸然泪下,或思绪万千,或若曾相见。师友的来信都要保存好,想着的时候,就打开读一遍,一封信会读好多遍,暖透心扉,见字如面。

10多年前,我才20岁露头,精力旺盛,闲暇时读书写字,颇为勤奋。写得多了,便尝试着向报刊投稿,刊发多了,信心也就有了,时间不长,居然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混了一顶“作家”的帽子。

彼时,投稿大都手写,誊抄工整,折叠整齐,放入信封,再用胶水粘结实,最后贴好邮票。然后,骑着自行车赶往邮局,投入邮筒。

收到许多信笺里,多是装着样报,有的还有编辑手写的信,都是些鼓励的话。

其中,有一封信我最为珍视。那是2005年,我还在县电视台新闻部,在《燕赵都市报》副刊发过几篇小文,便斗胆给刘江滨老师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就散文的写作进行请教等等,具体详细的内容记不太准了,只清楚地记得时日不长,便收到了他的回信。

他在信中说:

你的文章写得很好,颇具才气,未来不可限量。写作者有成,无非两个因素,一是天赋,如敏感、情感丰富、细致等;二是后天培养、锻造,主要依赖读书,增加文化滋养和识见。

落款时间是2005年10月8日。

他写信那天,恰好是我刚过24岁生日,算得上一个“生日礼物”了。

而我呢,则在2006年,通过应聘有幸进入燕赵都市报,成为一名驻地记者。眨眼间,已经11年了。现在,刘江滨老师已是《燕赵都市报》的总编辑了,是我们的最高上司。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缘分吧。

在过去的很多人看来,书信是思想、文学、政治、友情交流互动的平台。“家书抵万金”、“苍雁锦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像陈酒佳酿,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温馨、醉人的醇香。

“或因事物之纷缠,或因精力之就衰,或因性情之疏懒,以致总角知交,全无音书。兴言及此,不觉怆然”,可见书信以怎样的魔力植入古人的骨髓,又是以怎样的魅力激荡着他们的精神?

我体味过那个书信繁荣的年代,我要真心地感谢那个时代,感谢那些给我写信的人。虽然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却无刻不在敲动着我的心弦。心中冷暖,落墨纸上。

许多时候,莫名地就开始怀念沉浸在灯辉里写信的坦然,怀念寄信后的期盼,怀念来信时的喜悦,怀念读信时的温情……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路邂逅,一路擦肩,弯腰拾起,莫失莫忘。

一卷书,一支笔,现而今,那些曾经我手中拆开的一封封书信,静静地躺在书柜一角,默然地看着时代变迁,招一招手,便似水流年,往事如烟。


微信公众号:邢云

联系:181848564@qq.co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电影硅谷传奇中乔帮主两句话让我记忆尤深,一是他和沃兹制造电话机打给教皇时的旁白,Information is p...
    奇葩书阅读 843评论 0 1
  • 看到小男孩暴力对抗城管的视频,我很震惊。有人在拍照,精精有味,有人事不关己,抄手而望,有人咯咯大笑,很是兴奋。 我...
    别山举水阅读 673评论 7 20
  • 昨天,正在跟杂货店的孩子闲扯,有个孩子突然问我: “小义工,你觉得:七年,能改变一个人的什么呢?” 我想了想,告诉...
    杂货店的小义工阅读 440评论 7 2
  • 想说点什么,还要给自己加入一个导入语,最后想说的没说好,不该说的却说了一大堆。 真的超级喜欢用省略号,但不是薛之谦...
    人力二点阅读 156评论 0 0
  • 注:文章中草药疗效皆自《本草纲目》,仅供创作参考,不具备现实功效。 安息香,少用中药。药用的是安息香树的树脂,紫黄...
    贵鬼先生阅读 1,244评论 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