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树
一
18年的起点,大概还要从去年年底说起,去年年底特意安排了几天行程,去了一趟广东,辗转了几座城市,为考研择校做前期考察。兜兜转转回到武汉以后,发现几个学校,都没有一所适合我的条件,大概是我太谨慎,又或许是诸多因素导致,最终还是选择了本省的一座知名高校。
18年年初二外婆在我家住了两天后就被舅舅送去养老院。
我最喜欢的都市作家张欣在《不在梅边在柳边》末尾描写了一个画面:梅金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在城市街头趴在方向盘上,不自主的哭了起来…
18年过去,想到浮华掠影,这城市的街头充满瞬间,能记住的实在甚少。
我能忆起八月的某一日在黄昏街头,那一抬头的瞬间与焦阳对视,竟觉得它如此温柔,仿佛某个六七岁的孩童,刚睁开惺忪的睡眼,眼角还沾着泪珠。
18年,我的生活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走,而我也变得更加成熟,或者只是更加世俗罢了。总体来说,一路走来的诸多不易。我体会到当我有过悲喜与隐忍,便很难再反复掏自己的情绪,很难再被一个人或是一个行为打动。
这一年,难过的不是和朋友的疏离,而是目睹至亲之人与我渐行渐远,却无能为力。
18年深刻体会的道理有奇葩说中傅首尔说的"成年人的不开心不是掉了一根棒棒糖那么简单,是有一阵子你忽然觉得很难过,你会问自己,我怎么把自己活成了这个样子,而我们总有这样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时候。"
这几句话大概就是我在18年很长一段时间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我现在觉得这是沉淀的一年,但凡人要学成一点东西做成一点事,孤独和忍耐不可避免。
二
18年是我静下心来备战考研的一年。
考研这一路,我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你必须持续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在实现梦想这件事上有所作为。
就像某位学长曾跟我说的"读研它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不是终点"。
而考研这一路,不是说一帆风顺,它是掺杂着某些不好的因素,成为我的阻挠,就像我一直说的,我身边一直有不怀好意的敌人和总想看我笑话的小人。
但在我心里无比清楚,我努力学习根本就不是为了狠狠打他们的脸,不是为了证明给不看好我的人看,而是为了对得起我自己,为了让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他们也开心一点、好过一点。
回家的时候,和我妈聊到考研这一路,我妈说:"不管你考不考得上,你能坚持在自习室坐上十个月,这份毅力和自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凭你这份毅力我也相信你今后一定能成事"。
不光我妈信,我也信!
考研这一路不比高考轻松,它和高考不同的是没有人监督我,要求我,我靠的纯粹是个人自觉。
虽然还没有正式工作,还没有开始读研,但我开始相信我以后可以做成很多事,我可以过好自己,因为我会努力经营自己。
三
18年我对生活有一些新的领悟。
我现在对于"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认识大概就是历经生活琐事的磨难,你依然对生活热诚。
那些生活琐事所渐渐磨光地是一个人的锐气,但不应该是期待,不论你到了哪一个年纪,都不应该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随着年龄增长,人生所经历的磨难不会越来越少,物质条件再富足的人也一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
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始终对外婆的晚年充满遗憾(我外婆晚景凄凉,患病四年,儿女不孝,在养老院去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目睹了她从一个人过着快活的小日子,到生病,到担惊受怕,经历无数次的期望,到最后绝望,以致含恨离世。我深刻地懂得她的心理挣扎,她的极度期望又失望。我见过她笑起来前仰后合的样子,也见过她满眼伤悲担惊受怕的眼神,所以才为她的走感到无比遗憾,甚至打心里知道她走了才是对这份痛苦的真正的解脱。
可我一直没有办法真正说服自己。我不敢看她的照片,因为只要我看她的照片,就止不住的伤心。
四
我想起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小的时候,我总觉得24岁是男生生命中最好的年纪,这个年纪的意气风发,是我儿时无数次的憧憬。那个时候我只想到二十四岁的自由和美好,却没有想到二十四岁的离别和悲伤。
这一年,大学毕业,至亲离世,也遇到一些值得我努力珍惜的人,也许是命运有意安排。这么多年我对得起自己,也没有让爱我的人失望。
我知道今后的路还有各种磨难,可我也成长了很多,不管今后有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忘记儿时的那份最单纯的期待,我不会忘记外婆跟我说的那些话,从此以后,我的心里有了真我,我可以笑着说,我真的努力地在这世界活着。
2018年的年尾,考完试赶回家送外婆灵柩出堂,然后去了一趟北京,给了这一年一个很有仪式感的结尾。
这一年,难过的,隐忍的,放肆的,痛的,喜悦的,深爱的…都经历着,我心里终于有了根,往后我不再觉得心灵飘无定所。
不论如何,在这里,我要真心地祈祷在2019本命年好事多一点,祈祷那些我在乎的人能活的更好一点,更多一点开心,愿用我的光和热来感染他们,让彼此对生活多一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