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电影,朋友推荐了好多次的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这周我终于找时间看完了。
一部励志片,看到开头也能猜到结尾:一个开始困苦,后面因为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但是影片之中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主人翁克里斯.加纳赢得职位,而是他在厕所里捂住儿子的耳朵那一幕。他无声的痛苦,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
虽然生活困苦,但是每次都好好跟孩子说话,甚至努力呵护孩子的梦想
主人翁克里斯.加纳的生活可谓贫困潦倒,没钱交房租,每一张账单的来临都可能压垮这个家庭。终于妻子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离他而去,但是他坚持带着儿子。
花光了积蓄买来的医用仪器,每天都在努力销售的路上。但是结果总是不乐观,还被人偷了一次,被人骗了一次,机器还坏了……
但是尽管生活如此不堪,他还在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他想当一名股票经纪人,就努力向人家靠近,争分夺秒表现自己的特长,取得了面试实习的资格。
不仅自己如果,他在陪孩子打球的时候也及时改正了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打球
儿子很喜欢打球,但是克里斯.加纳觉得他打的并不好,跟自己一样没有这方面天分。劝儿子把时间用在能取得成功的事情上,而不是花在没有回报的事上。
当看到孩子沮丧的表情,打算把球收起来。他觉得自己错了,马上跟孩子说:“千万不要让别人决定,你什么事敢不敢得成,甚至是我也不行,好吗?你要自己保护,别人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们会告诉你,你也做不到,如果你想做什么事,努力去争取!”
如果是我们,看到孩子这样的沮丧,只会心里默默跟自己说:“下次不能这么直接跟孩子说这样的事情,太伤人了!”
而他,马上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正向的目标。
There is no "Why" in happiness,there is an "I"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发现幼儿园外墙的“”“Happiness"拼错了,他跟儿子说:There is no "Why" in happiness,there is an "I"。暗喻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爸爸被车撞了一下
当看到自己丢失的机器,想马上去抢回来时被路过的车辆撞到了,情急之下无暇估计自己是否受伤,着急的找脱落的一只鞋子。
鞋子没找到,上班时间又到了,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他光着一只脚去接儿子。当儿子说:”爸爸,你少了一只鞋。“时他没有编造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是按照事实说:“爸爸被车撞了一下。”
让孩子也感受生活,这时候儿子安慰:“这太危险了,你以后要小心一点啊!”
你好好睡觉,爸爸就在门口
好不容易排到了教堂的床位,他想接着微光修了坏掉的机器。而儿子不想让他走,克里斯.加纳没有训斥和不耐烦。
他温和的跟儿子说:“爸爸就在外面,你叫我我就能听见,,会第一时间回到你身边。”多么难得的耐心啊,工作的超负荷与生活的重担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暴躁的父亲。
“幸福按键”
没有排到教堂床位的那晚,他们走进了地铁。当孩子又困又失落的说:“这根本不是”时光机“”,他开始带着孩子绘声绘色的表演起了穿越时光的场景,所有的委屈和疲劳都化为灰烬。当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很美好和幸福。
在厕所捂着儿子的耳朵,用脚抵住门
就在找“山洞”的时候,爸爸发现了一间厕所,赶紧带着孩子进去,并把门反锁。儿子太累了,在爸爸大腿上睡着了,突然外面想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越来越大声,仿佛再也不会停止。
此时的爸爸用手捂着儿子的耳朵,脚用力顶着门,咬着嘴角努力抑制的眼泪还是情不自禁的掉下来了,太难了,这生活实在是太难了。
让我感动的是克里斯.加纳不管多累多忙对生活多么无力,他都始终保持积极和正能量,而且会努力去引导孩子。
家庭生活中,父母语言的魅力很大,特别是积极和赞美的词汇,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
3000万的词汇差距
《父母的语言》一书作者达娜·萨斯金德医生在人工耳蜗植入研究项目中,有了一项奇怪的发现:两位耳蜗植入患者扎克和米歇尔,在手术成功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康复结果。
扎克性格活泼开朗,就读于一所公立学校,阅读水平达到了正常的三年级水平;同样上三年级的米歇尔却不得不在“特殊教室”里学习。
只会比划简单的手语和说一点点话的她,阅读能力仅达到幼儿园水平。
作者萨斯金德医生不解:他们明明有着同样的智力、同样深爱他们的父母、同样的先天性耳聋,并同样地接受了高端仪器治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
原来扎克在获得听力以后,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每天都在不断的跟他说话。他每天获得大量来自外部的信息。
而米歇尔获得听力以后,没有人对他进行刻意的讲话。他之前是没有听力的,所以他的语言就比别的小朋友慢很多,这时候其他的孩子和老师又慢慢的忽略了他。这时候他的语言接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差,到最后虽然他具备了完备的听力,但最后只能去残疾人学校。
2. 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本原因
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后,作者萨斯金德医生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
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长到三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
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人类大脑掌握思考和学习的区域在孩子三岁前,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错过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与其他人的差距。
以上的这组数据对比,看似好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结合儿童早期语言学习的经历分析后可以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影响力,但不是绝对的。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被开发,但是这些潜力的开发程度却被早期语言环境中的3000多万词汇量拉开差距。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孩子的起跑线不是重点小学,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愿不愿意跟他多说话,父母愿不愿意用更丰富的、科学的、肯定的语言帮助孩子去建立更足够的大脑神经元链接,因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语料丰富的语言环境对于婴儿和儿童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父母构建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本书的作者和她的团队研究出了一套科学且便于操作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第一个T:共情关注
父母用语言开发孩子大脑的第一步,是需要以共情关注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给予孩子回应。
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样有责任感,会把注意力放在被下达的任务上,他们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只愿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儿向语言是用来获得幼儿关注的良好方式。
儿向语言也叫婴儿语,即像孩子一样夸大语音的说话方式,就像“拉粑粑”“吃饭饭”……
比起成人语,儿向语言更加音调优美、韵律动人、措辞简练。
据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如果11~14个月大的婴儿一直在接受儿向语言,在他们两岁时能掌握的词汇比接受成人语的婴儿多两倍。只有先吸引婴儿的耳朵,才能让他关注说话的内容。
共情关注是最细微的一项原则,它要求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等到时机成熟,再去和孩子谈论。
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即便孩子关注的东西一直在变化,父母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
大量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新生儿被晾在一边,任其哭闹的话,他的大脑就将遭受负面的影响,导致学习能力变弱、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控力变差,无法信任他人。严重的还能引发成长过程中其他的健康隐患。
第二个T:充分交流
多跟孩子交流。
交流的目的不是零散的话语,而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他们的使用方式。
如果父母让孩子接触到广泛的词汇,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语言水平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以下四个方式能让父母大量增加孩子的词汇输入量。
(1) 描述日常活动
即一边干活,一边描述出正在做的事情。
对于孩子来说,听到一个词语,就立马知道了它指的是什么。这样做除了能拓展孩子的词汇量,还能让孩子明确知道词汇发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教孩子穿衣服时,父母可以这样说:
“开始穿衣服了,我们开始比赛吧?”
“找到你的衣服,你是紫色的,妈妈是红色的。”
“现在我们先把衣服套进头上。”
“来,一点点套。干得真棒!”
“好,现在左手捏住身上左边衣服的袖口,右手捏住身上右边衣服的袖口。这样把手套进衣服里吧!握着拳头出来哦!”
(2) 不用代词
称谓对孩子的词汇意识和认知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能去那儿把那个带回来吗?”,即便是成人也会感到迷惑不解。孩子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更多具体的、形象的词汇来帮助他们理解。
比如“苹果”,我们可以跟孩子说:“麻烦帮我拿一个红红的、甜甜的大苹果吧?!”
孩子接触到的语料越丰富,他听懂词汇、理解词义的能力就越强,使用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3) “扩句”
扩句就是指语言内容的拓展,是“充分交流”语境下的衍生物。这是以拓展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完整他们的表达,在他们现有的词汇水平上进行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对话。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说出有逻辑、结构复杂的句子,他首先必须经常听到这样的语言。
具体操作为,在给孩子的回复上增加词量。孩子说出一个词的时候,父母最好回复两三个词;如果孩子说三个词,父母则以短句回答。
孩子:“抱抱我,抱抱我!”
你:“你想让爸爸把你抱起来?”
久而久之,这段父子对话就会进化为:
“爸爸,我好累,把我抱起来吧。”
第三个T:轮流谈话
轮流谈话不仅是亲子交流的黄金准则,还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了让“你来我往”的亲子互动成功展开,关键都在于父母必须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应。
从婴儿时期成长而来的孩子可能开始说一些让父母不明白的词语,可能因为是孩子自创的,也可能是由于发音不完整。
这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语音信息,认真回应,在孩子回答时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来搜寻回应的词语。这是“轮流谈话”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是所有的话语都利于谈话的展开。父母应该多开展开放式问题,而非限定式问题。“这是什么?”“球的颜色是什么?”“牛怎么说?”等询问定义、类别的疑问句,对谈话的轮替以及孩子词汇的积累没有益处。
同样的,能用简单的“是”“否”作答的疑问句也存在这个问题。孩子只需要在脑海中搜寻那个熟悉的词语即可,不需要花额外力气。
开放式问题则能够完美地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家长只需抛出“怎么办”和“为什么”,就足以让孩子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独立思考,最终逐渐地学会解决问题。
数字时代的T:关掉它(Turn it off)
数字时代,屏幕正在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孩子也不例外。然而电子产品不能替代父母给予的互动和回应。
帕特丽夏·库尔博士的团队将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放在汉语普通话的环境中。其中一半婴儿听的是真人亲口说出的中文,另一半婴儿听的则是录音或视频设备播放的中文。
经过12次实验后,听到真人说话的婴儿能辨别出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另一半则毫无反应。类似的实验还有让孩子观看视频和真人演示动作,实验结果同样是只有观看真人行为的孩子能轻易模仿该动作。
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机,都不符合3T原则。它们不能关注孩子,也不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和孩子轮流谈话。即使电视中有看似益智的互动环节设置,也是固定不变的。
美国儿科协会也认为,不能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或使用科技产品,两岁以后的孩子才能在监管下每天享受一两个小时的屏幕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与父母和看护人进行语言上的你来我往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社会互动才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孩子的起跑线不是重点小学,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愿不愿意跟他多说话,父母愿不愿意用更丰富的、科学的、肯定的语言帮助孩子去建立更足够的大脑神经元链接,因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利用孩子0—6岁的语言发展期,好好的,用心的陪伴孩子。读懂他们的内心,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收获的远比预期的多得多!
我是@因为是麻麻九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三岁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