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不幸福?
原因有很多种,但其中之一就是对现有的生活不满足。这是人类的本能,或许也是因为这种不满足才会让人类孜孜不倦地追求,才会有成为这个星球统治者的今天。
但这种本能却让我们感觉不幸福,因为在我们努力工作、得到我们想要的之后,我们会惯常地失去对渴望事物的兴趣。我们得到的并不是满足的感觉,反而是有些乏味,并且作为对这种乏味的反应,我们会继而形成新的、更大的欲望。
我们就像围着磨盘的毛驴,一直往前,却怎么也走不出不幸福的怪圈。
这种心理现象被心理学家沙恩·弗雷德里克和乔治·洛温斯坦称之为“享乐适应”。
这种“享乐适应”是中止我们享受世界的负能量。我们会把生活和我们已拥有的东西看得习以为常,从而感受不到欣喜。
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幸福的关键就是阻止这个适应的过程。那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技巧给自己创造一种对于已经拥有的事物的欲望。
换而言之,想象下如果我们失去了自己已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那势必就会更加珍视眼前。
塞涅卡说:“我们应该这样生活,仿佛此时此刻就是我们的最后时刻。”
因此,如果我们把今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把和家人的平常聚餐当成最后一次,甚至把手中的玻璃杯当成摔碎前的最后一次使用,我们就会感受到拥有时的幸福和满足。
当然,对于这种消极想象并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沉浸在失去的恐惧中,这样不会让我们幸福,反而会使我们更加焦虑。
对于这样的消极想象,我们只是阶段性地做这件事,从我们对生活的享受中抽身出来,去考虑所有这些,也就是我们所享受的东西,如何有可能从我们这里被拿走。
同时,这样的想象也并不是就满足于现状,我理解的是,只有在自己拥有的事物中感受到了幸福,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未知的未来,因为就算失败也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预演了无数遍。
作者说:过去,我们可能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而现在,我们却敏锐于世界的美丽!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或许这就是感受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