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步行去上班,看到地面湿湿的,有的地方有一汪汪的水,空气清新,树木绿油油的,天空蓝蓝的,鸟儿欢快的唱着歌,原来昨晚又下雨了,前天晚上也是下了一夜雨,挺好,夜间下雨,白天晴,啥事都不耽误。此刻,我想起了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诗,有时间,有听觉感受和联想,充分显示了唐诗的语言表现力和诗人的才华。
起首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勾勒出一幅春日早晨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到言浅意浓,情真意切,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后两句“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本来是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像是从诗人口中随意吟出的,却耐人寻味,意境悠远,颇有韵味,充满着怜花惜花的殷殷情意。
整篇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语言自然天成,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句句犹如神来之笔,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