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简书快三个月了,有种错觉,义乌在六月下了一整月的雨,雨浸得世界诗意盎然,我也写了一个月发霉的打油诗发布在简书平台上,这些被屡推首页的诗,一度让写作小白的我开心坏了,有种自己原来还有成为诗人潜质的错觉。
其实心里清楚,为了在简书上日更,而我的时间很零碎,写小说的进度非常慢,一篇小说差不多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所以中间我会写些随笔和诗歌,因为这样字数少,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然后再接着可以为在写的小说延长一天的时间。
六月这边黎明湖的水,几乎已蔓延到马路上,七月突然就不下雨了,一直干旱到现在,湖水已经见底了,我完成不了日更的时候,曾问过自己怎么没有写诗的灵感了,现在翻出那些像自嗨的诗歌,我有些惭愧,这些给过我莫大鼓励和信心的诗歌随笔,成为我摸索写作和定位自己写作方向的探路石。
一开始连体裁都分不清的我,在简书上投稿闹过笑话,曾在写完一篇八千多字的小说,投稿短篇小说被拒稿(应该是排版太混乱),然后我又去投散文专题,当然肯定也是被拒收了,幸好被后来世间事专题收录了。
造小说
自己再也写不出来一首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我每天在苦思冥想的构思小说。
嗯,小说确实我最喜欢的写作体裁!
怎么说呢?
完成一篇小说可以给我带来快感,构思过程中有点痛苦,灵感像是梦中的精灵,稍闪即逝,需要你去捕捉,然后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梦。
而我是这个造梦人,造出一个理想中的美妙故事,造出故事里各种形态性格的人儿,以及安排故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细致到他们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又有什么样命运等等。
看,自己是故事创造者,可以主宰着他们的一切,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所以当我们将小说当成一件可以造出来的东西时,完成这种形而上学的意识产物,就没那么困难了。
常说小说是艺术化的人生,我将小说当成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因此小说又可以理解为梦、生活和艺术锤炼而成。
如果要造它,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解释如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这是组成小说的三要素,它们的宗旨都是为了反应社会生活。
那造出一部小说,这三要素有没有先后时间顺序呢?
有,肯定有!
这里我所说的时间顺序不是动笔已经写出来的顺序,而是小说还在大脑中构思的顺序。
我理解的顺序是这样的,如果人物本身就有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鲜明和有个性一些,再拓宽故事情节的内容,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才能构成一篇好看的小说。
而有些故事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物原型的,是由很多碎片化的素材构成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先造故事情节,为故事情节的发展量身打造人物的形象,深入人物形象刻画和环境描写来拓展加深故事情节的内容。
一部小说,不仅仅只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读者还关心的是故事情节好不好看。
造故事情节——想象力很重要
此时将自己当成一个导演,正在编排一出舞台剧,舞台何其大,从一个房间到开阔的自然界、银河系全宇宙都是你的空间,从古代到现代、追远至未来的时间也全由你转换,这么大的舞台任你自由发挥,很牛吧!
人物刻画——造人
想象自己在捏造一个个泥人,能工巧匠,技艺精湛,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有思想有灵魂,但不管他们是什么样儿的,都是听你指挥哟!
什么感觉,你是玩偶之家的家长!
环境描写——造舞台
变身为画家,用你头脑中的笔,涂抹出最适合泥人们表演的舞台氛围和自然环境,这是一支有魔法的笔,向读者展现的不仅仅是物体的颜色、形象,还有温度、声音和触感。
造舞台
好,下面我搬出简书签约作者焱公子导演的一出舞台剧——死于三十五岁,来讲解造小说的过程。
第一幕首先出现了个叫严希文的泥人,舞台是在四十九楼的天台上,从严希文的视觉,在高楼上往下看到街面上蝼蚁般的车辆和人群。
同样是形容视觉上看到的小,为什么作者会用“蝼蚁”这个词形容车辆和人群呢,而不是“火材盒”或是“火材棍”,结合下面人物的心境,读者就明白了。
画家(作者)涂抹出的舞台环境和氛围是——天台上狂风猎猎,如刀割,如棍杵。
什么样的感觉?疼!
但舞台上的泥人不觉得疼,反而有些快慰。
是不是跟我们的身体官能感觉不符,原来是因为心里的原因,这就是用词的精准。
接下来的心理描写,原来泥人心情很不好,甚至想跳楼。
于是下文展开了泥人严希文对自己这一生的回顾。
无疑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小说开头,作者营造出的舞台,将读者带入一个主人公为什么会走到想跳楼自杀的这一地步,也埋下他最后会不会真跳了的伏笔,强烈地吸引读者读下去。
事实上,作者也将这篇文章分成了十个小节段,每一节都像是一幕舞台戏剧。戏剧中的人物被作者像捏泥人一样,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原料,捏得极细致入微。
一、严希文的顶头上司刘总监
作者并没有对他展开外貌描写,只交代比严希文小五岁,和总裁同姓,以刻薄的言语,以及一句“镜片背后那双细长而闪烁的眼”,来刻画出一个对严希文的工作总是无故刁难上司形象。
二、严希文的妻子
动作、神情和语言上的刻画。
泼辣外向,对丈夫说话句句尖刻凌厉,手指头指脑门,颐气指使,打严希文耳光,谩骂、威胁等等。
三、向严希文示爱的女大学生
乖巧、伶俐、青春、活泼,甜甜地叫他师父;酒过三巡,面颊微红,憨态可掬。
好一个靓丽可爱女孩跃然纸上,与严希文的妻子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
而与严希文的对话,先是直抒胸臆,后又变得精明算计。
四、严希文自己
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
情节既要曲折,又要安排合理
事业天花板,工作不顺心,家庭矛盾以及严希文自身的性格悲剧,所有综合在一起,造成严希文想自杀的原因。
如果单单抽走一条,严希文不可能想到去自杀。但恰好这几点,被作者合情合理地安排在了故事情节中,促成了他产生自杀的念头。
在聚会上,严希文说自己会净身出户,若是女大学生仍说她愿意等他,可能小说情节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严希文即使和妻子闹掰了,也有一丝让他感觉温情的地方存在,他不会去想自杀。
倘若站在天台边缘的严希文,在电话里问母亲自己要离婚她会不会支持时,母亲当时不问缘由地说支持,严希文不会跳下去。
而且现实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一百个听儿子说要离婚的,没有一个妈都会说儿子你离吧,妈支持你。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脆弱,母亲成了压倒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上种种,成就了严希文最后一刻跳楼的选择,这一情节既惊心动魄,又合情合理。
人物形象塑造——捏泥人的过程
鲁迅《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旧社会时代产物,穿长衫的举人,孔乙己读过书但不是举人,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偷盗,挨打。
其实这里也提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自然环境,所以鲁迅捏孔乙己这个泥娃娃的原料是,从旧社会的家乡捧起的一捧土,略掺一点之乎者也的酸腐文化、酒和茴香豆,一起糅合烧制成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形象,给他脸色匀成青白,划几道伤痕,外面再罩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于是泥人孔乙己出炉了。
虽然我将塑造人物比喻为捏泥人,泥人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捏出来,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有故事的人也可以写成小说。
小说既然属于文学范畴,那单单有故事还不足以构成一篇小说,至少不能算是一篇被艺术化锤炼过的小说。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自己小说已经写得艺术化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事实上我只是一个码字了三个多月的小白(应该称老白了),只是把自己在写作中的一些心得做一下总结,总结一下自己擅长写的东西。
纵观我所有的短篇或是正在连载的小说,最擅长的是将小说写得非常生活化。
环境描写和故事背景——恰到好处的浓妆淡抹
在小说的人物对话中,有时我会加上一些方言,喜欢介绍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标建筑描写,也写当地的美食小吃,这样更容易增加可信度,利于将读者代入小说发生的场景中去。
特别是在一些夜晚闹市的大街上,会颇费笔墨的描写。
周星驰的电影里,也有很多大街上人来人往的镜头特写,这样能一下子就将观众拉入到电影的现场背景里去了。
写小说也是一样的,通过对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细致的描写更容易让读者进入故事发生现场的状态。
因为很多的环境的描写,是通过小说里人物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到的,并又会因为人物的心情和想象力产生很多种状况,读者从中可窥知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当前环境和氛围下,人物可能会做出的举动。
安妮宝贝《暧暧》
林依然沉溺在电脑游戏里面,城写程序,暖暖在厨房里放了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收听调频的音乐节目,一边透过窗口看着暮色的天空,大片灰紫的云朵,和逐渐暖起来的春风。这样的时候,她的心里就会想起那个迷离的夜晚。在黑暗的楼道上,城霸道野性的气息,激烈的亲吻,温柔的疼痛。
还是在十年前读过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但很多情节一直记忆犹新,除了她本身辨识度极高的文字风格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文章里的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
安妮宝贝喜欢这样写天空上的云——大朵大朵的云迅速从这座城市的天空上掠过。
这是小说里一段主人公在天桥上,将身体往后仰去,看到的天空上云的描写。
当时读了这句句子,立马就可以想象出来云移动的速度之快以及耳边呼呼的风声。
所以在造小说的过程中,环境描写也是至关重要的。
环境描写又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如果小说里的故事不是当下发生的,一般文章开篇就会交代故事发生的大时代背景,或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渲染通篇文章的气氛,这种写法比较常见于古风言情小说或是武侠小说里。
以上是我自己在小说创作过程中,边写边摸索的一点心得,于我有用,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没有什么用处,我就不得而知啦!
祝大家造小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