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包法利夫人》,越往结尾处,心情越压抑,难过,沉重,各种不舒服。
同为女人,我深深地同情文中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她与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命运差不多,都是因为虚荣,导致结局悲惨。
话说,哪个女人不虚荣呢?
曾经我拥有好几张信用卡,作为一个上班族,那些卡对我并没有实际意义,除了在购物时显得潇洒点,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之外。
麻烦的是,每月得用心惦记各家银行还款日期,偶尔忘记匆忙打电话核实,担心影响到信誉。最主要的是,因此增加了许多没必要的衣物。
后来,终于醒悟。迅速与那些诱人的卡们彻底决裂。及时注销,直到一个不剩。
包法利夫人如我般及时止损就好了,可惜这娘们陷入锦衣玉食中,一直没能自拔,直至落入悲惨境地。
至于她与情人间的互动,作为女人,我不想也不忍心责怪她。说到底,还是她不够自爱,内心没有强大的力量,否则也不至少接连二三遇人不淑。
她的婚姻,依我看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非说不幸也成立,如果肯甘心,也能幸福。人在年轻时,难免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正常人性。关键是,你有没有力量走出去,和承担相应的后果。因为走出去未必就是一片天,也许还是一片沼泽呢。
文中最可悲的人物,其实是包法利。这个男人,是个老好人,能力一般,但善良。好人有好报,在他这里没有应验。
他爱她,可惜她不是他的菜,这个菜他嚼不烂,咽不下。尽管爱的小心翼翼,低三下四,可不得章法,一切徒劳!如果他娶一个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的女人,大概一生会平安度过。
世上本无感同身受这件事情,例如,很多人会怜悯包法利夫人的遭遇,认为她咎由自取。试想一下,假如让她本人复活回味一生,她兴许并不觉得此生遗憾呢。当然她有可能反思自己过于激荡,不懂克制导致家破人亡,从而心怀愧疚。再活一次,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安然度日------这一切都有可能。
一生中,有人愿意活得汹涌澎湃,死而无憾。有人愿意活得稳扎稳打,毫无波澜。
没有对错,只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