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和队友通过微信对话,对他有了多一些了解,队友抱怨我既不能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又不能好好赚钱。其实看到他只认为有进账才算有收获,我是有情绪的,无法认同这样的观点。我想一方面是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让他很有压力,另一方面是看着我也挺忙碌的,不知道我在忙什么。我是又跟他说过,最近我在坚持书写,想要开展读书会,做工作坊......他表达这些长线拉得很长,又很难看到成效。他希望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让我想到做项目时,甲方爸爸的态度,想要成效好、影响大、又想要投入少。对于这些,我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当然我不否认这是期望,可期望也要结合实际。
对话下来,队友就是想要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但,这现阶段并不是我最想要的,我要的是我的时间能够相对自由,女儿需要时可以优先照顾女儿,父亲有需要时立马能够顾得上,母亲有事也可以帮把手,家里老人有啥事也可以及时处理......我也知道自己还是缺少了一些勇气去行动,比如我想要申请项目,从4月份开始到现在,项目书还没有报上去;我想要去找资源,说了这么就我也没走出去......
我的内心对自己是不确定的,缺少了爱自己的能力。生了孩子在家的时间对我是有影响的,加上父亲的病,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影响还是挺大的,我害怕失去、恐惧因为我去上班而失去很多陪伴,不能及时处理女儿的需要、家人的照料。队友不能理解,他认为我的学习、看书、书写用处不大,他想要最直接的,可以看得见的钱。
今年,我也有断断续续找工作,但可能因为内心还没有完全想要这件事,所以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过了35岁找工作很不友好,除了条条框框的限制被拦在门外,加上整体市场也不是很好,外加自己的需求就变得难上加难。有时候,都会让我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如果我不能好好爱自己,又如何能够把自己的本立住呢?
先本立而道生,其实我已经焦虑一段时间了,通过书写让让我能够稍稍内心稳一些,我希望可以用喜欢的方式让自己放松,只有放松了才能激发更多创作的灵感,才能回到本来的样子。我是谁?我不是一个妻子、不是女儿、不是妈妈、不是公益人、也不是一个快40岁的女性......这些标签,我只是我自己,基于爱来创造自己的样子~是体验者、是观察自己的人,是创作自己各种可能的人,是可以活出自己的人......
我期待自己的状态是很好的,是有创造力、对事物充满好奇的、能激发内心热爱的那个自己,为热爱而创造价值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