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别人问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无法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脱口而出“警察”“老师”“科学家”等等字眼,我摸摸自己的头,瞪着迷惑的眼睛,想了又想。我想到了《十万个为什么》封面上两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想到了《探索发现》杂志里写的UFO,想到了小画书上搬起凳子拨动时钟想让时间倒转的小屁孩……哦,我真不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半天等不到我回应的问话人便很同情地看着我说,“这孩子反应太慢了!”
是的,我从小就是个没有理想的人,直到高考前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突然有一天,一个名词闯入我的生活。我的好友那天和我聊天,她说她有一个朋友在大学里学新闻。我问,新闻是干什么的?她说新闻就是当记者。记者?我脑子里瞬间想到曾经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忘了,但里面的记者穿着风衣身背相机的潇洒形象却是记忆深刻。我想,做记者多好呀,我也要做记者。
此后,我入愿地学了新闻,大学毕业后又入愿进了报社。正式成为一名记者后,我也真实地体会到了这份职业带给我的荣光。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日报、晚报、商报、都市报如雨后春笋,人们普遍都有早起或夜间读报的习惯。一杯咖啡一杯茶,手拿报纸闻着油墨香,是件很惬意的事。报刊亭满大街都是,走在街上,随处都能买到报纸,随处都能听到叫卖新闻的声音。“卖报了,卖报了,美国攻陷伊拉克,萨达姆被活捉!”“卖报了,卖报了,江南小区发生爆炸,三十四人丧生!”……那时,一报在手,便可尽知天下事。
我在业界混得小有名气后,许多单位和个人便会主动打电话邀请前去采访,无论去哪,都得到贵宾一样的待遇,作品见报后,又有一些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写信或打来电话表达感谢与阅读后的感受。
在一日日的忙碌中,我仿佛看到了理想的价值所在:理想就是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从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我儿时怀有理想的那些小伙伴,他们很多人后来并没有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与他们比起来,我何其幸运。
我想,一个人的理想没有早晚,能不能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固然,我的理想实现了,但随着报业的衰退,我一度对自己的理想也产生了怀疑:当初的选择对吗?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
想来,这个职业本身就被赋予了太多理想化色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了麦克风和话语权,笼罩在这个职业身上的光环已然不在。于此同时,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主流媒体发声的时候,却不能及时地发声,且即便发声,也是官方语言,与老百姓隔着远远的距离。
怨不得现在没人再看新闻了,连我们自己都知道,那不是新闻,是宣传。在这个时代,再也不会有人手拿一份报纸遍览天下事了,再也看不到“新闻联播”前奏一响,大家齐聚屏幕前的盛况了……
每年都会听到有不少业内人士离开这个行业,从小编小记到主任、老总,而且越是优秀的人离开的越早。如今,萦绕在很多人头上的职业理想都在变淡,这个职业在很多人那里,也退化成了切切实实的饭碗。
我想,不管外界如何变换,这个职业还是需要点理想主义色彩的。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