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时,我也很迷茫,也是一个选择困难户,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那种找不到方向、自我价值感的空虚让我焦虑,烦躁。
为什么?
大学专业学的翻译,工作方向只能是业务员、跟单之类,全国跑业务,这种工作不适合我的性格,选择职业这个问题只能搁置了。
但是我没放弃,休息两个月之后,果断又涌入找工作大军, 现在的我一边上班,一边兼职,我感觉总有那么一条光明大道在等着我。
职业选择恐怕算得上人生top难题之一,所有初入职场的人甚至职场老鸟都会面临的困惑,那么我们应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一 打破思维局限,跨专业找工作
我们班里30个毕业生,最后只有3个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现在我们部门工作的同事相当一部分人也未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工作做得也不比别人差到哪去。
很多人会说,招聘信息上写着限定专业呢,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用人单位出于筛选人才目的会倾向于本专业的,但是他们最多只是“倾向于”,而不是“一定要”。
当年我的朋友参加校招时,和本专业的人竞争一个名额,最后还是我的朋友胜出,原因hr觉得我朋友更有适合这份工作的能力,当然也少不了朋友自己的争取。
看到没有,比起专业,能力才是HR更看重的。 在关系到自己人生大事上,脸皮稍微厚一点,勇气稍微多一点,总有企业看上你,再不济还有初创企业急需人手拉你入伙呢,走出找工作的第一步,先养活自己再说。
二 找工作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
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一定要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这是必然的,不然找工作要成问题。
比如过去银行里的铁饭碗现在大部分被机器所代替,教师过去是一项非常推崇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教学出现,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随着科技进步人也要与时俱共不然就落后了,行业工作也是一样,要抓住社会发展的趋势才能更好生存。
接着,有些公司的岗位也不再单一化,以前我们只用学习一项技能足以应付工作,现在企业需要的更多是复合型人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运营岗位」,互联网时代要求求职者会分析数据,会写文案,会策划活动,还要有创意思想,只有这种复合型人才才不会轻易被机器取代,被社会抛弃。
1、所以我们要尽量布局到有发展前景与刚需行业,采用先入行的方式,通过三到五年(有些行业需要更久)的积累,成为一名内容提供者(被人需要,才能体现出价值);
2、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预判随着消费升级之后,人们需求的变化,并以此选择行业,并尽早开启「上班 + 下班」打组合拳的方式;
3、结合趋势,找到自己能在趋势中,输出和提供价值的点,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
三 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
很多人都说不想工作,工作没有意义甚至无聊,是啊,如果一份工作单一重复,在你走出家门就知道这一天要遇到什么人处理哪些事,那这种工作的确没有挑战性也毫无意义。
你必须知道,你自己是谁,有怎样的原始冲动与天赋,在什么地方会有真正的热情。
珠宝品牌KKLUE创始人三年前在香港中环一家上市集团工作,每天踩着小高跟走在金光闪闪的高楼里,当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发现自己无法再继续保持饱满的工作激情,便辞去人人艳羡的工作,从零开始创建自己的珠宝品牌。 她是人生太顺利了吗,很显然是对于自己有期待,期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从而能对工作继续保持兴奋与热爱。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80多岁,依然在岗位上奋斗!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他的事业、荣誉、传承、寄托!是他一生的成就。
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和一条晒死的咸鱼又有什么分别呢?
总结一下我对文章标题的回答。
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怎么办?
答案是: 打破思维局限,跨专业找工作, 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不做夕阳产业, 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 遇到问题是好事,及时调整,及时止损,终会成长起来。
时光,互联网人士,爱写作,爱人生,爱一切有趣的事儿,喜欢就关注我额,不忘忘记点赞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