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人生都像开了挂,而你的人生却总是效率低下?我们不止一百次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每一次都能够得到确切的结论——别人做事情都是快刀斩乱麻,而你早已经习惯了拖拖拉拉。效率和准确率成为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别人一个小时能够完成并且不出差错的事情,到了你的手里则可能需要花三个小时才能勉强完成,而且可能出现很多错误。别人的态度是专注,而你则是随意为之。
说到这里,你可以检视一下自己周末的生活,你可能在工作日的最后两天就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比如:第一件事情,晨跑;第二件事情,看一部电影;第三件事情,读书三小时;第四件事情,做家务;第五件事情,陪伴家人。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周末计划,周五晚上你就开始期待。可是,第二天早上你就没能够按时起床,于是第一件事情泡汤了。胡乱吃完早餐,开始看电影。你可能连着看了三部电影,已经到了下午四点,看书、做家务的计划也毁了。因为计划没有完成,晚上你心情沮丧,也就不可能陪伴家人愉快地聊天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无法做到高效和精准。当经历了一个工作循环后,我们感到身心俱疲,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约人见面的时候,如果不是非常重要或者特别强调,很多人总是会习惯性地迟到。因为没有形成时间准确性的观念,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认为,早一会儿或者晚一会儿,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一切都是因为拖延症在作祟,我们没有办法克服这种本能的懒惰倾向,于是任何事情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能完成。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一个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在忙,在尽可能地利用时间,但是大多数人喜欢先完成,或者只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挑着做事情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任务有最后期限并且要求很高的质量的话,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导致拖拉。越拖拉就越想追求效率,于是就越想选择那些自己喜欢,并且相对简单的事情去完成,长期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我们无法去完成那些有挑战性的困难工作。那么,如何克服拖延症?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呢?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都知道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那么,你应该养成一个习惯——做最重要的事情。无论你面临多少纠缠不清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可以先仔细评估你手里所有的事情,然后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那一件,再完成次重要的那一件,直到完成所有的事情。
当然你还需要一个明晰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各种意外的因素,其次还要给这个计划留出一些空白时间随机应变。抓住了最重要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明晰的计划,最后,你得依靠意志力来辅助你按时达成目标。
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但是必须要尽可能地摈弃我们身上的弱点。成功没有捷径,你只能拼命努力,不断坚持,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改变现状,是因为从来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