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当换跳槽已经成为常态的时候,一些在企业里留下来的人,便成了最能代表企业文化特征的活化石。
如果能读懂这些人,对这个企业也就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通常,那个最能在企业里待下来的人,是老板,他一般不跳槽,除非被公司二把手顶掉。一来,在劳动力市场上,一般的企业是不招老板的。二来,习惯了一把手的人,一旦不做一把手会觉得很别扭。三来,让别人当老大,他自己也不放心。
但是,由于某些企业老板过大的权力和无与伦比的自信,他们逐渐成了企业的灵魂,企业所有的闪光点和劣根性都能在老板身上找到最后的根源。
他们的喜好成了企业物理环境的布局,他们的行事风格成了企业的行为作风,他们的奇思妙想成了企业奉行的理念。他要是喜欢某个省份或区域的人,这个地方的人便会在不经意间占据企业的半壁江山。
最重要的,那些与他彼此相适应的人,成了最能代表企业特征的老员工。
如果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那么良币驱逐了劣币;如果这是个状况不佳的公司,那么劣币驱逐了良币;如果这是个“中不溜”的公司,那么良币和劣币都被驱逐了,剩下一批“不好不坏”的人。
在日趋竞争的市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资源。那些留下来的人,最充分的代表着这个企业的执行力风格、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01一个成功的营销型公司里
能留下来的人都反应灵敏、热情开朗、善于交际、乐观坚强
他们由于无法像劳动密集型公司的劳模那样沉下心来日复一日的工作,也不会像知识密集型公司的精英那样静下心去研究一些高深的理论,但他们却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
即使营销成功的机会很小,也会不厌其烦地争取。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没有签成某个单子,也不会像常人那般沮丧。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口号——为了梦想而拼搏。
他们非常善于的是与人打交道,懂得静观其变,察言观色,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也不会有任何拘谨和不自然,也会让不熟悉的人觉得特别放松。即使是恨透了某个人,在合作之前,丝毫之间不会被对方察觉。他们总是自信自己的产品是最优势的或者性价比是最高的,只要有一点点的优势,他们都将优点发挥到淋漓尽致。
为了达成销售目标,不管说出多么违背内心的话,他们都能理直气壮,这绝对是天赋异禀。
在成功的公司里留下来的人,都有着这个公司最需要的活力,他们的气质是企业最需要的气质。
在濒临末路的公司里留下来的人,他们的品质与企业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别。
02一个濒临末路的劳动密集型公司里
能够留下来的人通常是爱思考、爱计较的人
他们大多数都掌握着一些企业资源,而不愿付出太多的劳动,生怕吃了亏。他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在盘算谁干活少而拿钱多了,哪天加班了忘了给加班费。
他们像人力资源的专家一样,对劳动的产出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收入上的一点点不平衡都会算得清楚。而且他们还会带头破坏劳动纪律,认为那些条条框框太死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03一个成功的劳动型公司里
最后留下来的肯定都是劳动模范
他们热爱工作,精力充沛,踏实肯干,服从命令,无怨无悔。该做的事情他们一定会做到位,不该做的事情,他们想都不会去想。
他们不喜欢新鲜的血液,喜欢怀旧的老传统。
他们害怕变化,只要按着老办法来,即使累死也没关系。几乎从来不在该下班的点下班,在假期里,工作的时间也会比休息的时间长。他们天生就是精力旺盛的人,再苦再累,睡一觉就恢复了。早上醒来,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他们对公司往往有非常深的感情,认为公司的栽培,让他们难得的机会,对企业满怀感激,却不知,公司最应该感谢的是他们。
04一个成功的知识密集型团队里
能留下来的肯定是爱学习爱思考的人
他们都有着过人的天分,而且求知若渴。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一本专业经典,而且有充裕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他们都希望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根本不太愿意被太多的制度和规则约束。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研究方向,不管这个是组织指定的,还是个人偏好。
他们不管在哪里见到同事都会探讨、分享最前沿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最新的心得写成文章发表。他们不管在干什么,也都不会停止对自己专业的关注和思考;不管看到什么,也都能把自己研究的方向与之类比。
他们是理想大于现实的人,通常不会为了一点点的金钱利益而离开组织,但如果另一个组织能给其更高的声誉,这种诱惑通常是难以抵挡的。
05一个成功的营销型公司里
能留下来的人都反应灵敏、热情开朗、善于交际、乐观坚强
他们由于无法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模那样沉下心来机械性工作,也不会像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精英那样静下心去研究一些高深的理论,但他们却有着百折不挠的韧劲,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
即使营销成功的机会很小,也会不厌其烦地争取。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没有签成某个单子,也不会像常人那般沮丧。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口号——为了梦想而拼搏。
他们中的有些人会推崇社会成功人士和心灵鸡汤,总幻想着某一天能做成一个天大的单子,然后开始自己不平凡的职业之旅。
非常擅长的是与人打交道,懂得察言观色,在陌生人面前也不会有任何拘谨,也会让陌生人觉得特别轻松。即便恨透了一个人,在拿下单子前,也丝毫不会被对方察觉。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或者至少性价比是最高的,只要有一点点的亮点,他们都会尽可能地放大。
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不管说出多么违心的话,他们都能理直气壮,这绝对是天赋。
在成功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都有着这个企业最需要的活力,他们的品质是企业最需要的品质。
在濒临末路的企业里沉淀下来的人,他们的品质与企业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错位。
06在濒临末路的营销密集型公司里
应该不会有留下来的人
他们都是识时务者,都是俊杰
还有最后一个怪胎,就是在没有竞争、没有压力的企业里,大部分的人都能沉淀下来,他们从来都不会有离开企业的念头。
他们重视表面工作,耽误了正事也没有关系,“表面工作就是最大的正事”。
他们喜欢结交权贵,且嗅觉灵敏,能迅速在人群中发现对自己仕途有利的人,并快速地与其形成良好关系。对于普通人,他们用得上的时候就跟亲人一样,用不上的时候,即便在他面前摔得头破血流,也根本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