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06.5 数学:71 英语:106.25
物理:82 地理:69→?生物:72→?
在排名上升的同时,相比于高二成绩还是下降了。由于疫情放开感染之后缺考,虽然这不是正宗的期末试卷,但还是体现了很多问题的。
首先是语文
这一学期,作文的最高分只有51.5分(我是先给同学看的,然后他们都说写的很好,但当时老师改的只有44~47,然而我一直觉得这篇至少50,好的话可以冲一冲55),远没达到55分的目标,为此也甚至怀疑过老师,不满过。当然,在此我为我当时的偏激而向老师道歉。
现在看来,当时的我的确做得还不够好。这些是我对比老师选出的作文和我自己作文的差别。
⊙
作文的文采是不能通篇覆盖的,不然有一些分析论点性的东西会像隔了一层纱一样,有时间看的人或许会沉沦,可是赶时间的人大概率会忽视。
⊙
作文的论点最好可以独立成段,但目的
为了让老师好找论点,不是非得这样才能拿到高分。
最重要的是,论点不能长。解释性的东西可以放在下一段。
⊙
其余要求保持一致,不再重复。
除了作文,其实小说的选择题,古诗的大题都是失分相对严重的部分,还有就是语用题,特别是要你补充的部分,总是只是2~4分,要引起重视。
所以二轮复习你是打算怎么复呢???
自然要知道自己哪些是弱项,然后每一次呢都去认真的做,不能先看答案。如果你是想看答案的,也可以,你一看就看20份,要么认认真真找规律,要么就认认真真写题目,看自己哪里没写?除非老师那节课不是很水,除此以外,我好像没发现哪个是第三种也很有效的办法。
起伏的数学
这次数学考得确实不好,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是我只能从我能控制的入手。
⊙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回归之前的次数太少了!而且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其实还是不太够,出现了一点点死做题的情况
比如子集类题目,比如奇偶性的一点点变化的那些题目。还比如后来的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那里其实还是有一些基础知识,是不是很会的。
⊙第二个就是平时讨论的非常少
真的,就基本上所有的问题都只是星期三跟星期五去问,但是呢,好像也没怎么问过其他人?导致问的问题有点幼稚。
失去感觉的英语
英语还是挺悬的,毕竟一开始英语很明显是在一直都上升上升,然后升到120+的时候,突然间就飘了(总之就是重心不在英语上了),然后就开始有点就很平稳的下降。当然,我承认我后段时间没怎么搞英语。
对于这次英语考这个分数,我是不太喜欢的,因为其实我想着也不会差到这个程度吧!
基本上都是文章重点没读对。还存在部分单词还存在部分单词还是不会的问题,虽然不多,但是就是有。阅读速度跟阅读准度都有待提高。
而且对于作文你好像很多单词都不是很会写哦。虽然还是练了一下,但是很多句式啊,什么要求还是忘了,然后这次读后续写没有拿到20分。而且小作文也仅仅拿了9分(大概是因为横线少,字数不够),但是很明显,小作文的那个单词不会写是很大的问题。
麻了的物理和生物
虽然我物理跟生物不是一个水平上的东西,但是一学期之后,他们又变成一水平了,都变成了二级水平。
但是我很清楚物理明显存在一个只刷题,没有很好理解的感觉。基础明显有点薄弱,而且对与背相关的内容,会很烦。我觉得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尽量要在回学校一星期内解决掉。没书可以找别人借。这一次不急着做题OK?一下子领先人家几十页,很过分的哇。如果真的抽不出时间,你就每一次讲或者是做这一部分,之前先看一下这些内容相关的课本,一定要很认真很认真的看,顺便再把后面的题目给做一次。
生物跟物理差不多,虽然你也考了连续几次第一名,但是吧,那个基础什么的好像越来越不重视了。最近也没怎么看过书,也没怎么做过题。所以呢,在搞完物理之后,生物的回归教材也要开始啦。其余要求与物理一致。
玄学地理
其实对于地理呢?还是比较可以放松的。
不是因为自己学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本身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考的东西跟学的东西往往不是一致的。
不过这不是你摆烂的理由好吗?做的题多了之后就发现回归课本的重要性,关于地理怎么回归课本呢?
我觉得还是以题来回归。
或者是直接上网打印一个比较全面的素材,然后呢,夹在相关的课本里面,每一次复习的时候就再补充一下,以后复习就有得复啦!不过找资料的时候一定要找的比较全面。
其中的分类:
地形地貌(已完成)
交通运输包括:海陆空河湖
港口和航线
产业:比较多
(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园,产业分工,以及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类型及区别。国内国外产业,产业转移,以及最新的产业和趋势)
资源:资源从在土里到被用上的全过程,也就是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对此,要对资源进行分类。不能一个例子就搞定了这个。
人文风光产业。
各气候成因以及极端气候的成因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自然灾害
河流,湖泊,沼泽,冻土,冰川,草原,雨林,山脉,土壤,岩石,生物
然后对于选择题就是问老师吧,别自己死憋着想了。想不通的哇,都一个学期了,还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