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0天: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200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像马拉松的跑者,日更第200天,已经没有了初跑时的兴奋,也没有了前面过极限点的煎熬。

如果说比起100天时有哪些新体会,那就是对写作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1、写作是一门手艺

无论你是什么水平,写作确实是一门需要用心学用心练的手艺,就像著名媒体人李翔所论述的,写作不是靠一时的灵感,而是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的一项工作。

写作具备了手艺的一切要素:

多动脑筋+勤学苦练!

这一点好像暗自符合《刻意练习》中的某些说法,其实并不复杂。

每个人写作都可能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我相信这里面想成为职业作家的人并不多,而想练一门手艺的人恐怕不少。

2、讨好读者无可厚非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写的就是自己思考和感受的东西,结果发现凡是讲感受的文章往往点击率都不高。

很多人认为,码字的人都应该像李敖、冯唐那样风骚,管它的读者爱不爱读呢?

其实我们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人了解我们的思路和见解,如果写的东西大家不能接受,说明自己还需要多调整。

这里面,我忽然想到曾经的一位人力资源朋友的说法:人力资源的某些文字,就得让绝大多数人都能看明白。

之前认为这有什么难的?实践证明,做起来真的很难,面对读者的差异性,能把事情说明白就已经是一位高人了。

3、言之有物靠观察,说明观点靠思考

这两点缺一不可,特别是观察,它容易被忽视。

这也依赖于我们大脑的结构。我们的大脑是一个硬件结构,一些信息需要有调用的信号才能展开来,就好像你记得很多事,但是必须有人给你一个信号,比如一句话、一件事等,你才能想起来某个关联的图像、文字、声音。

那么,如果没有观察,单靠想是不可能有足够输出的,这就像一台电脑,CPU运算速度再高,没有数据的录入就什么用都没有。

当各种数据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的时候,如果没有思考,就根本不可能筛选有用信息,更别说提炼总结了。

所以,二者缺一不可,合在一起就是:

观察要细,思考要深!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无论是哪个行业的高手,都具有以上两种素质。

当写作陪伴我的时候,忽然觉得好像多了一位朋友,他让你成长,听你倾诉,同时能够给你信心,满满正能量!

讲干货,上首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