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简单翻译下:分析敌我双方的计谋,推算下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调动敌军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侦察情况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进行小战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简单翻译下:所以示形佯动的极致,就是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方详细情况,聪明的敌人也没有谋略对付我方。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术,把胜利的结果摆在面前,众人也看不出其中的奥妙。
人们只知道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出奇制胜。所以每次战胜,不能重复老方法,而要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
简单翻译下:用兵的规律就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战争的胜利,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用兵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打法。
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简单翻译下: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采取策略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季相接相代也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写心得】
《孙子兵法•虚实篇》的最后,孙武从战术层面上做谋划,如同“五事七计”一样分析敌我双方计谋,推算谁得谁失,还提到三个具体试探对手的方法:
“作之”,就是激他一下,看他哪动哪静,便知他的虚实;“形之”,就是让他现原形,暴露出虚实来;“角之“就是角量双方的人数、粮草、装备,一定要避实击虚,避难攻易!
要做到”形兵”的极致,就是变化无穷,达到无形的境界,让敌人无法判断,或着接受我方给他设计的假“判断”,同时我方做到虚实不露,让对手无从下手。
最后孙武总结到: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敌制胜”,以我为主,调动敌人、设计对手的虚实,让敌人看到我方的实,恰恰是对手的虚,这样就能用兵如神!
【谈体会】
《孙子兵法•虚实篇》的要义,就是调动对手,达到我实敌虚。想要学习用兵如神,首先要知道自己不是神,其次倍加谨慎,调动来调动去,都要达到我实敌虚,这样就算学到《虚实篇》的精髓了。
这个当然是要模仿成功经验的,但绝不是照葫芦画瓢,要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当时的前提、条件等情况要素,二是别人十几年的功力积累。很多人只学了第一条,往往不具备第二条。
一定要明白,我们看到的对方的举措,绝不是孤立的,一定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如果都没有,还要照猫画虎,那就难以成功了。
学习兵法的虚实,还要注意一点,要先从虚处入手,把自己的弱点与对方的实做对应,能想到如何避免失败,才能转虚为实,学到更多东西,奠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