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课错过了赵广忠主任的精彩点评,却也有幸听到郭老师提出的建议,因为不了解赵广忠主任其人,所以反复读了校长发群里《德育一体化的思考》好几遍。他的主要观点是:“谈到德育一体化,应该有几个维度:第一个,学段的一体化,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大中小幼”学段衔接教育一体化;第二个,内容的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互融合教育一体化;第三个,机制的一体化,我们的家校社共育,协同育人机制的一体化。第四个,规律的一体化,就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的一体化。第五个,目标的一体化,是指学生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转化的培育养成,希望解决学生真正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问题。”赵主任从五个纬度来阐述德育一体化,让人豁然开朗。
回到主题,我们的明理教育应该从哪几个纬度进行阐述呢?结合郭老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目标引领。每个学段应该明哪些理?爱国、勤奋、诚信、友善落实到育才十大好习惯中,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孩子分别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二、建立明理教育机制。我们的明理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老师的事,我们的读书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我们的实践活动也绝不仅仅交给家长就可以的事,我们需要相互融合,相互配合,需要一个机制进行运作。
三、明理教育的途径。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明理教育?
赵主任说:“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发挥课堂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重实践育人,让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积极体验,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显然,任何教育离不开课堂,也离不开实践。
设全课程,利用好课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是为了“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服务,课堂即广义上的读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三观的形成跟课堂有很大的关系。
创造条件,搭建活动平台。“读书争霸赛”“读书节”“清源读写”“研学”“追星”……在实践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成果展示。怎样进行评价?根据目标、十大好习惯,“自评、同学评、师评、家长评”层层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一定是方方面面都做好才是明理少年,某一方面突出,就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光的颜色不一样,都在发光,我们的教育不就成功了吗?
读书明理,育德育才,德是品质,才是能力,一语惊醒梦中人,锦绣画卷等君呈。我们在思索着育才明理教育的画卷该如何描绘。这正是:
一座时有惊人语,不觉时间已过去。唯愿方法一落地,枝头馨香溢校园。
(下节课思考大阅读的三个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