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下午听了好几遍2023年“茅盾文学奖”五位获奖者的获奖感言,接着又听了简书文言老师的写作讲堂,心里许多想法刚好串联在一起,一时激动不已,不吐不快。
感想一:写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遣词造句要用心。
五位作家语言风格迥异,而他们所讲随便摘出来一句都是金句,例如东西先生的开场白:“我是东西,来自广西。”简短一句话,因一字押韵,竟产生一丝奇妙的幽默效果,留下深刻印象。
孤陋寡闻的我,没读过五位作家的书,也不曾听说过他们,第一遍获奖感言听完,除了记住唯一一位女作家乔叶女士的名字,就是这位东西作家了。
写作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难怪有“推敲”和“一字之师”的典故。一个字的改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改变意境,或升华境界。一个好的写作者,写的每一句话都大有用处,遣词造句会斟酌许久才下笔,不多一句废话。这份用心才让他们走的更高、更远。
反观自己,有时动笔了收都收不住。为了表达多层次的内容,不免赘述过多,反省多次后养成了修改的好习惯,渐渐才有些进步。
感想二: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好事,但不要妄自菲薄。
当作家杨志军先生发表感言时,三次紧张忘词,他先是道歉,然后大方承认自己并不擅长现场讲话,得到台下观众的掌声鼓励,调整好状态又继续讲说。
原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大作家,面对众人演讲也会紧张。而我也有不善言辞的困扰,比起说,我更擅长写,所以和别人聊天很少发语音,都是打字。文字交流能带给我安全感,也更自如。
另外也想到,当我们不擅长一件事的时候,与其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如大方承认,尽力而为就好,态度诚恳也能获得别人的谅解和支持。毕竟真诚最无敌。
感想三:要感恩所拥有的一切。我们的出生、种种际遇皆是命运的安排,要珍惜眼前的人、事、物。
前四位作家都有提到对家乡的热爱,像乔叶女士说:“无论身在何方,故乡的土地和土气都如影随形地拥抱着我,是我命中注定的精神基因和心灵滋养,故乡拥抱着我,时代也拥抱着故乡。”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家乡没有深刻的体会,从未离开过,也从未好好看过,直到去年想写关于家乡的文章,才对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关注起来。写到最后我油然而生了眷念之情,也为生在此处感到由衷的幸福与满足。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滋养了我们的身躯和心灵,写作也离不开家乡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第五位作家东西先生的获奖感言最触动我,整段值得反复观看。他说:“写作不仅是技术问题,它还包括历练、命运以及由命运刺激而产生的想法……”
是啊,命运自有它的安排,每一段经历都有所收获,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教会我们一些道理。所以,要感恩所有的遇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想四:关于写作,只观望就会很难,边写边历练就会变得容易得多。先写自己擅长的,然后再去解锁更多的内容和形式。
东西先生的话点醒了我,我得到的“命运的赐予”,正经历的“那些撞击我心灵的事件”,还有“给予我灵感的人们”,这些都是可以写的素材,也值得我去写。
前几天我还在为写什么发愁,简友半盏清茶敬流年给我提了建议,让我从婚姻、育儿、生活感悟入手,对我帮助挺大的,这两天日更写起来顺手多了。
一直挺羡慕那些会写小说的作者,能用虚构的情节打动人,自卑自己只会写日常,只关注个人的喜怒哀乐。
现在明白了人各有所长,我的经历和认知水平不足以支撑我写出精彩的故事,那就先写自己擅长的。当然我也不会放弃,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历练够了我也能写出好故事。
感想五: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要等待,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才能做好。
乔叶说她用七年的时间“跑村”和“泡村”,才打磨出《宝水》这部作品。可想而知写作过程的艰辛,好在辛苦付出终有回报,她也成为“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里唯一一位女作家,并且还很年轻。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日积月累的付出努力,才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轮到东西先生发表感言时,提到一句:“就像煲汤得用文火慢慢熬,不着急,写作也需要自然生长。”一句“自然生长”,让我对待写作的态度释然和坚定几分,想着如果一直坚持写,等到时机成熟,也许就成了。
听完五位作家的获奖感言,还学到很多。例如写文和做人分不开,杨志军先生的谦逊和诚恳很可贵,这或许就是他成功秘诀吧?而东西先生的写作见解,也助我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多希望将来某一天,自己能像孙甘露先生那样沉稳有魄力,可以写出反映时代的厚重作品;或者像刘亮程先生一样,说与写都富有诗意;又或者像乔叶女士一样,写得真实、更接地气,也一定会感动更多人吧?但不管怎样,总要先写,并且坚持写,做好能做的,才能做好想做的。
总之,今天收获满满,值得记录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