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外出跑步,却因为突逢暴雨,只能无奈的回家。略做处理,想着多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可不能给浪费了,便想着看看书,偶然就翻到了这篇文章。
题目乍眼一看,粗以为也是一篇网上流传的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们以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教导的文章,然而细细品读之后,才发现这是蔡元培先生对我们的肺腑之言。
先生自称“从十余岁开始读书到现在将满六十,” 却没有读出什么成就,“ 至今也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暂的演讲,就连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而导致这些的原因则在于读书的不得法的缘故。
文中,先生详细的讲述了两个不得法:
一为“不能专心”,二为“不能动笔”。
先生所谓之不能专心,是指他读书的范围涉猎及广,考据、词章,算学、医学,哲学、文史,文明、心理,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等各类书都读,还学了德文,法文;读的多,但对于各门学问却并不精通。直至四十岁以后,才静下心来研究美学、美术史及民族学。
而所谓之不能动笔,则是说他由于只追求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过度追求读书的速度,无暇将它们摘抄出来,或做上几记号。
而正是这两个“不得法”的缘故导致我们读书的效果极大的降低,反之则大有益处。
以先生的成就和地位,能如此自谦且毫不避讳的将他自己“毛病”抛开在我们面前,用他的人生经验给我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高效的读书方法,实在是令人敬佩。
然而对于其中所讲的的“专心”一说,我则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正是因为我们普通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并不能在此刻很好的去理解书中的意思和所阐述的道理,所以才需要去广泛的涉猎相关的各类书籍,进而去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去学习,这样才能让我们达到一种精深的地步。
正如胡适先生所言:“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精。”
而这也是我们应该用一生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