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是全市有名的城中村,村口有一个常年的临时劳动力市场,当地人称为桥头,作为城市农民工的集散地,早晨的熙熙攘攘可想而知。这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木匠、瓦工、水电工,也有一些只会苦力的力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操着各种地方口音的人来来去去,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这里走了出去,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背井离乡又来到了这里。
老吴在这个桥头里属于名副其实的老面孔了,他从忻州老家到这个城市已经整整五年了,他是个木匠,人很聪明,手脚麻利,为人老实憨厚,在这一带口碑不错。
老吴有事儿没事儿喜欢喝两口,喝多了就侃侃而谈,别看他文化水平不怎么高,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上到国家大事小到吃饭睡觉,他总能给你侃上几句。酒桌上,每当老吴提起自己的儿女话匣子就更收不住了,老吴有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在上大学,闺女在国税局上班,每每提及他们,老吴满脸的喜悦和骄傲。
老吴住的院子里总共有五户人家,除了房东大娘和他自己,另外三户分别是年轻的小两口、一个中年光棍男人,还有卖水果的一家三口。住在东房里的光棍男人也是桥头部队的一员,有活的时候就出去干活挣钱,没活的时候就叫上酒友喝酒、打牌,亲戚朋友极少登门。年轻的小两口不知道是做什么工作的,虽然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却很少露面有些神秘,白天黑天都拉着窗帘,偶尔碰见了会打个招呼,然后就进屋关上了房门。卖水果的夫妇经常见面,他们的水果摊就摆在离桥头二三百米远的路边,有时候路过水果摊会给老吴塞个苹果、橘子啥的,老吴觉得不好意思,他们倒是特别慷慨,毕竟邻里邻居住着,谁也保不齐有什么事儿需要相互帮衬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