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三个月,今天终于将网校里由周章毅教授(原西南石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讲解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与技术》课程学完了。
人格是由多因素构成的。个体的人格由“特质的、生理的、动力的、认知的、社会文化的、调适的六大因素构成,也是六大领域。它们之间也是互补的,只有结合起来看,才能获得一个整合的全面的人格理论。
课程的最后两节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点:
1、社会与文化领域,人格与社会交往中的“人格的同征择偶”,即寻求相似性。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大量的研究支持相似吸引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配偶的人格特质才对婚姻满意度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婚姻幸福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具有随和、情绪稳定、聪明开放的人格特征的配偶。继续保持恋爱或婚姻的重要变量是人格和价值观的相似。
2、配偶间也存在人格唤起情绪的情形。一种是,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其配偶的情绪反应。如一个高支配性人格的丈夫会以不容分说的方式行事,必然会引发其配偶的烦躁情绪。另一种是,当一个人引发了他人的情绪行为后,他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令引发者烦心。如一个攻击性人格的丈夫可能会引发妻子的冷战,不与他说话。这就会反过来可能会令他心烦或沮丧。
3、调适领域,人格与压力应对时的情绪管理。对情绪进行管理也是人格的重要功能。抑制情绪会消耗生理能量,让神经系统付出代价。如何表达也是重要的情绪管理能力之一。心理学家解释说,说出秘密可以获得释放感,缓解压力。说出感受到的事件可以使人重新理解事件,重组该事件的内涵,甚至寻找该事件的积极意义,并将之整合到当前的情境中。也就是,释放压抑和重构事件都构成了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的重要方法。
感谢周章毅教授的课程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