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我其实特别好奇,有年轻人居然是不写诗的,这是我最受不了的。这不是很正常的本能反应吗我觉得。甭管写得好写的坏,年轻的时候不想写两笔吗?”
许:“25岁之前都应该是个诗人。”
李诞:“我就这种感觉。所以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诗,我说诶?这不很正常吗?写得不好是不好,但是你怎么会不写呢?”
《十三邀》许与李诞的对话。
看完《孩子们的诗》就突然想到这段对话,在我们没有能力描述世界的时候,总得有表达的冲动描述自己吧。
“把春天砸的头破血流”,八岁的作者,让我眼前一亮,我猜想这个叫“铁头”的作者一定是个胖乎乎的可爱小男孩。把玩石头砸冰描述成对春天的恶作剧,还期盼着春暖花开后春天就把这事儿忘了,忘了就是原谅。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孩子是命运的安排,是上天的恩赐,更是我们选择了彼此。我们容易把别人想成天使,又容易忘了,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天使。
《爷爷生气了》里,插画是头发竖起的爷爷,想要剪掉头发一样剪掉爷爷的坏脾气。这是什么样的画面呢,目睹发脾气的爷爷,毫无话语权的孩子那么弱小。几行诗,仿佛能听到他幼小心灵碰撞的叮当声。
“要是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没有人能笑过了头,我们一定会有伤心的时候,把自己拉向地面,生活还真就是这种往复的过程。我猜是这位小朋友受到责备后的小心思吧,虽然会伤心,其实也知道自己不能飘得太高。
家人与爱,想象,加上直接的表达,变成诗的样子。
长大后的生活,没有诗的样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