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五月的话
巴黎的五月天,白日渐长,长到晚上七点半时,天光还大亮,一场一个半小时的戏后,走出昏暗的剧场,洒在回家路上的不是华灯,而是夕阳橙红的余晖。更妙的是,剧场就在森林之中,戏中的人生,都赋予了这落日的深情,草木渐渐被着上厚重的色调,模糊了线条,虚化了场景,融进了暮色之中。
这座戏剧园坐落在巴黎城东南边的文森森林深处,这里有纵横交错的道路,景色秀丽的湖泊,异域风情的藏传寺院以及中世纪时就屹立于此的文森皇家城堡。可是这座戏剧园最初并不是什么艺术的殿堂,诚如园区入口处赫然立着未经更替的名字——弹药库。
没错,这里曾是冰冷无情的军火制造厂,但经过导演阿里亚娜·姆努什金自1970年至今于此的耕耘和建设,许多的戏剧人被吸引而来,并且也在这里修建剧场,驻扎创作,弹药库戏剧园俨然已经成为一座大隐隐于市的世外桃源,先锋艺术观念的孵化园,凝聚几代人信念的戏剧乌托邦。
太阳剧社创始人——阿里亚娜·姆努什金
(Ariane Mnouchkine)
她是20世纪 60年代以来法国乃至世界戏剧舞台上最有成就和影响的导演之一,由她创建的太阳剧社 (Théâtre du soleil) 是60年代以来最活跃和影响最大的世界性剧团之一。在五十多载的戏剧实践中,太阳剧社推出了一系列产生国际影响的演出。同时她对东方艺术充满着好奇与兴趣,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悲剧创作改编中,她吸收了日本、印度、中国和巴厘的戏剧的传统,用独具西方的视角呈现出了互文化和跨文化戏剧形态。
很难想象,如今戏剧人诗意的栖息之地,五十年前根本不忍直视!
“墙和地面积满污垢,窗户玻璃破碎不堪,下水道堵住了,顶棚损坏了,没有电,没有通讯,甚至连水都没有”。
梦想不能等到市政厅,文化部的资助到来了才开始起航。姆努什金一边不懈地开展创作,一边又带领剧团成员,脱下戏服,开始干起了泥瓦匠、油漆工、木匠、电工……
戏剧就是在舞台上造梦,梦境都可以成真,更何况是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呢。凭着这股生猛的劲儿,太阳剧团在极其简陋的硬件条件下,一点一点地将废弃的弹药库改建成表演区、观众席、排练厅、接待厅、化妆间、服装间以及休息室、道具间等的剧院所需空间。
对于新型剧场的探索,姆努什金的“偶像”安东尼·阿尔托的理念对她影响颇深。阿尔托主张打破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我们将舍弃目前的剧院,随便找一间库棚或者谷仓,依某些教堂、圣殿或西藏寺庙的建法,加以改造”。
“四周是墙,没有任何装饰”,各个地方都要为演员保留演出的地方,“观众坐在剧场中间,椅子是活动的,使他们可以跟得上在四周进行的演出。”这样,舞台和观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演员可以在剧场的各个角落演出。
“灯光也同时抓住观众以及剧中人物,让观众融入其中,被各种动作、声音包围,让观众和演员一样,接受仪式洗礼与精神冲击。”
弹药库巨大空旷的空间,正好满足了姆努什金对阿尔托戏剧空间观念的付诸于世。太阳剧社的舞台区由长条木板拼成,可以根据演出要求来组装搭建,观众区域搭建成阶梯座位,也可拆移组装,完全打破了镜框式舞台的封闭性。剧场不兴包厢、也没有堂座,VIP的阶级区分。观众进入剧院,会经过演员的化妆区,用餐区,可以近距离目睹演员的化妆、换装等生活情景,从入场开始就打破了观众与演员第四堵墙的距离。
与其说姆努什金在搭建一座剧院,不如说她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建构一个她理想中的戏剧乌托邦。她消解了观众因座位有别而激起的阶级划分,把剧场大门敞开迎接普罗大众。同时,剧团不断尝试与各种艺术创作相结合,也不问专业与经验地广泛吸收成员,然后再进行专业培训。她还不间断地举办各种戏剧讲座,邀请诸如萨特这样的大家来作专题报告,让大家在文艺思想方面不落俗套。
乌托邦的平等还体现在,无论是戏剧演员还技术人员,无论是名角儿还是跑龙套的,大家都要一起承担剧院的所有工作,比如舞美制作,服装设计,设备安装,前台接待以及后厨做饭……在剧团里,没有职位等级的区别,大家的薪水是一样的,连导演姆努什金自己,也要在每场戏开始前,亲自打开大门,为观众检票。
等过很多场七点半,但最让人动容的一刻就是在看《一间印度房间》时,姆努什金端正地站在剧场门口,她朝着每一位观众微笑致意,时而寒暄。轮到我检票时,她从我手里接过票根,深情地看着我这张亚洲脸,然后欣喜地说道:“欢迎来看戏。”当我回应微笑时,确认了她炯炯有神的眼,眼里没有疲惫与沧桑,有的是满满的执着与坚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剧社五十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戏剧评论:《一间印度房间》
(UNE CHAMBRE EN INDE)
EXTRAITS DU JOURNAL DE CORNELIA
Hélène Cixous, mai 2016
我们就像历史上的难民一样。 在我们的房间里镀步,只能通过泰晤士报释放自己。 我们想知道发生在我们这个如此复杂多样的人身上的所有事情,但是更让我们一致注目的,是我们如何定义这样的混乱。 通过法式窗户,人们可以听到来自东方世界——印度的呐喊声。 它绵延不绝,一直萦绕?
我们想知晓生活激烈的暴力。
我们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争先恐后地闯入我们的房间。人声鼎沸,让人不安。 他们喊道:“救命啊!不要了!”
“有多少种人在聒噪?”
“所有人!” 我们试图回答,“我们,每一个房间里的人。”
时代如此之快。我们像跳蚤一样从一个城市跳到另一个城市。 当我们笑时,我们在哭,反之亦然。 危机与希望几乎一样多。我们中的一些人担心不知道如何开始,另外一些人不知道它会如何结束。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使命:创作一出戏。
我说了什么? 做一出戏! 从明天就开始去履行这个承诺。
就好像我们被要求:“简洁明了地说说东西方。”
是的,我们会试试,我们会抓紧。
而目前,一群痛苦和无能的军队正在朝我们逼来。 他们尽可能多地要求我们把诺亚方舟,洪水和沙漠,法国大革命,以及所有的宗教战争,尤利西斯的复兴,巫师的屠杀,潘达瓦斯的葬礼等等等等装载到一辆人力车中。这让我们如何不颤颤巍巍? 我们害怕被嘲笑。 我们只好继续狂笑。幸运或不幸的是,像那样的晚上我们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大约午夜时分,上校给我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我打开报纸。 我大喊:“不!”。
《一间印度房间》是姆努什金执导,太阳剧社集体创作的最近的一部创作,自2016年起在弹药库戏剧园驻场演出至今年五月。这部作品是姆努什金当代东方题材的全面深化。
事实上,当姆努什金还在孩童时,就在心中种上了对于东方神往的种子。“当我小的时候,五到六岁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我要去中国。’我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子,我只能简单地通过看影像或者画册去了解。我感觉这个国家就像一个矩阵,像魔幻世界,像美好、崇高的源泉一样。”
20世纪60年代初,姆努什金在巴黎世界剧场(Théâtre des Nations) 有幸看到一出中国京剧的巡回演出,令她大为惊叹:“一种永不衰竭的惊叹,驱使她去东方旅行,远赴亚洲,通过亲眼所见以了解舞台的艺术如何变成生命和智慧的课堂”。
1963年,姆努什金因参与父亲电影的编剧收获了一笔积蓄,她终于有机会踏上去往亚洲的探索之旅了。尽管她去往了台湾、香港、韩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地区,但终有遗憾,她始终没有登陆中国大陆。但这段本来只有五个月的旅程,被延长到了一年多,旅途中的每一程都深深震撼了姆努什金的内心,也不断冲击着她的戏剧观、世界观,让她开始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东方,思维东方。而这样的经历,终究成为姆努什金日后戏剧创作最重要的艺术源泉。
20世纪80、90年代,姆努什金的创作日趋成熟,她把视野全面转向东方,用东方的剧场样式去诠释西方的传统剧场空间,借鉴东方的表演形式来演绎传统的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戏剧。比如,在太阳剧社的舞台上可以时常看到卡塔卡利舞、婆罗多舞、歌舞伎、能乐以及中国京剧,西藏藏戏等各种东方艺术形式。她的化妆、服饰、音乐、舞美也带有明显的亚洲风格。
阿尔托曾说过“戏剧是东方的”(Le théâtre est oriental),某种意义上,姆努什金深受阿尔托这一思想的影响,但对她而言 , “戏剧是东方的 ”, 或者说东方是戏剧的故乡和起源,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这一切更多是姆努什金在精神上和想象上对亚洲戏剧的认同与向往,并非是在戏剧理论体系、表演技巧和导演技法上的对亚洲戏剧的科学理解和融合。
姆努什金一再强调太阳剧社的演出借鉴的是想象的亚洲戏剧,而不是真实的 、地道的亚洲戏剧。事实上,姆努什金深知,对东方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探索过程,但在西方戏剧的现有条件下,照搬亚洲戏剧的体系 (演员训练和形体技术 )是不可能被西方观众所接纳的。但是,对于母体文化的审视,姆努什金来也清晰地意识到,西方戏剧传统和形式的匮乏与现代西方戏剧自我更新的需要,与充满想象色彩的亚洲戏剧就成为一种珠联璧合。
因此用想象的亚洲戏剧形式来演出西方戏剧的奠基和经典剧作——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戏剧 , 非常巧妙地满足了西方观众对题材形式上对文化陌生化追求,又不颠覆地且自然而然地将西方根植的价值观念展现在作品中。
戏剧是东方的。
东方之于西方,还是一个很远的地方。
好在,我们彼此一直在靠近。
编辑:王轩礼
作者:吴可言
联系方式:
邮箱:kongjianxij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