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研究型国企。
那里知识份子多,技术氛围很浓,每个员工都互相尊重,相当nice。唯独一个部门的人不好说话,那就是财务的报销组。
那时候出差支持一般都出去很长时间,员工回来攒了一大堆票据要报销。而且大家工资不高,出差预支了很多钱,着急等钱报下来。
报销前,同事们,尤其是几个粗汉子,比平时搞研究做项目还要认真仔细地粘贴发票,填写单据。贴完填完后再反复检查比对,害怕有一丝不合规,然后才战战兢兢地送去财务。
听说这都是让报销组的阿姨们给凶出来的。
在她们那里,发票稍微贴得不正,再碰上哪个阿姨心情不好,就要被骂。被骂事小,交上的报销要是不小心被塞到底下,那就要耽搁好多天了。
为什么报销组的同事这么嚣张?老同事告诉我,她们都是关系户,不敢得罪,有恃无恐。
- 02 -
后来我去了一家大外企,那里没有多少关系户,流程也非常规范,但报销的麻烦却只多不少。
出差过程中,员工还是要先预支差旅费用,如果是出国,那这费用就很大了。
回来报销,当然不用再看财务的脸色,因为从提交报告到上交发票,一切按流程走,连财务的面都见不着。
但首先要填一堆纷繁复杂的电子表格,一个字段都不能错。提交的票据也各类繁多,除了发票,还要有消费流水。同时,发票的粘贴也要严格按照规定来。
提报销单之后,先是等着各级领导审批,有时候赶上大领导很忙或者休假,就要停下好几天。
等流程走到财务了,虽然不会因为贴不好发票被人骂,但只要一个票据没贴对,报销单就被财务打回来。
这可就令人头大了。因为一个报销流程,从寄出发票到确认就要十个工作日左右,拿到钱要等将近一个月。如果中途出点差错,打回来再重填,又要折腾十天。
有时候被拒的原因不明确,只好发邮件询问财务的同事,他们平时很忙,邮件也回得爱搭不理。
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因为公司要把各个办公点的报销单通过快递汇总,然后在中国扫描,发给在印度的财务中心审批。
有一次我出国回来,报销数额高达2万6千元,因为报销周期太长,为此我不得不做了信用卡分期。这分期产生的手续费,公司可不给报!
- 03 -
看来不论国企和外企,在报销方面是一样的麻烦,缓慢,还挑剔苛刻。
后来有机会与财务的同事交流,才知道公司对报销有非常严苛的审核规定,财务人员不得不遵守。
我们报销被打回来,会觉得心烦,但财务人员他们会直接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报错一个单,就会被无情地chanllege。
现在有点理解了,国企阿姨们脸难看,事难办,根本原因不是她们有背景,态度横,而是单位本就这般严格要求。
我跟其他公司的朋友交流,发现报销难是一个让上班族们头疼的普遍性问题。
很多人因此抱怨公司流程繁琐,抱怨老板闲得淡疼,净整些乱七八糟的程序折腾员工,耽误大家的工作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难道老板们不懂这个道理,不想尽办法节省员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04 -
自从我在微博上看过一个职场名博的解读后,方才豁然开朗。
老板们不但要考虑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考虑管控和降低企业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
个人报销,虽然数目不会太大,但大公司员工那么多,加起来就是不小的开支了。
公司的纪律不是针对几个人的,而是所有员工,那么必然会有一刀切的现象,不可能细化到对每个人都适用。
而员工又是一群什么人呢?我当了十几年员工,深知职场上没有大公无私的雷锋,只要财务有漏洞,无数人就会蜂拥而至。
比如以前我上班的公司规定,每人每月有300元通话费的报销额度。然后每个同事一到月初,就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发票,凑足300元去报销。
公司合作的保险公司给每个员工一年1000元的药品报销额度,有些同事竟然从药店老板那里交钱开1000元的发票,并且把这个方法推广给整个部门。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我有一次出差,发现合作方的老外也入乡随俗。
他们公司的要求没那么严,只要有消费的小票即可证明,他就要求店员给他多开消费记录。
- 05 -
讲到这里,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公司要求报销住宿费时,不但要交发票,还要有酒店的消费详单。
公司作出的种种规定,背后目的就是要堵上各种漏洞,防范风险。
虽然这些招不一定有用,但繁琐的手续,漫长的流程也大大增加了作弊的成本。
曾经有一家国内的大公司,给员工推出了福利,晚上加班的员工可以免费坐滴滴。
具体的方式是用滴滴企业版app下单,自己不用掏钱,公司直接付账。
政策颁布不久,员工普天同庆,然后各部门的开支直线飙升。
为此,公司出台各项相关规定,比如要求必须晚9点之后才能打车,然后控制各部门的报销上限,员工打车的记录发到领导手上。
但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
实施三个月后,公司不得不取消这项福利,员工以后打车只能自己先掏钱,从滴滴那取得发票后,经领导签字才能报销。
- 06 -
所以从员工角度来讲,执行一个报销流程的体验很不好,弄不好要磕磕绊绊。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个简单的财务漏洞就可能招致重大的损失。
而把报销流程严格、细化的结果,就是牺牲每个员工的便利。
上文提到的那位职场博主有一句话说得比较极端:
尽管员工觉得报销流程很繁琐,很浪费时间,但老板并不觉得普通员工的时间很值钱。他更愿意牺牲员工的便利去防范可能的财务风险。
话虽不好听,但恐怕制订政策的人,更担心钱不明不白地花出去。
不过名博还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所有的财务报销限制都是针对花钱的。如同你能给公司带来上亿的大单,你看还有什么流程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