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我读到这句诗的时候,首先印入脑海的是老家的云。
初秋,正是看云时节。“二八月看巧云”,俗语说的不会错。看云需在旷野处,眼界开阔,在城市视线容易被高楼阻隔,看得不尽兴。
夏末秋初,地里的农活本就不多。乘着早晚凉爽,农人早早来到地里锄草,一抬眼,东方万丈霞光,朝阳附近的那片云流光溢彩、万紫千红。农人看了一会,开始低头干活。地里别无他人,只有锄头翻动土块发出的响声,锄了两个来回,农人觉得有些累了,便停下了锄头。
他弯下腰捡起几把草铺在了地头上,然后坐了下来,点上一支烟。“吧嗒吧嗒”抽了几口,吞云吐雾好不快活。眯了一会,他抬头看天。日头已经升到了头顶,云彩布满整个天空,那些云看起来极像家里摊薄了的棉絮,露出的天一片湛蓝。“今天的天气真好”,农人低声念叨,像说给自己听又像说给地里的庄稼。
一支烟抽完,农人心满意足,回头去看自己劳作多时的田地。一阵风吹过,地里的玉米欢快地跳起了舞蹈,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云随风走,心随地动,地里的收成决定了一家的收入,也影响一家人的心情。
农人伸了个懒腰,拿着锄头回到地里,继续闷头干活。他在心里盘算着乘天好赶紧把眼前的这块地锄完,日头一晒,锄出来的草肯定难以存活,今年的雨水不错,秋后应该有个好收成。头顶的云却是变化万千,难以捉摸。
不同心境下看云皆不同。挂念地里庄稼的大人看云,想到的是阴晴风雨对收成的影响;少时不识愁滋味的我们看云,想到的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佛陀。看过电视剧《西游记》之后,我们特别羡慕孙悟空能乘着筋斗云遨游四海、潇洒自在,再去看云觉得格外可亲。
老百姓敬重苍天,认为上苍掌管万物,天上之神居于仙境云宫。修道之人隐于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日与云相伴,洗去一身俗尘。
略识世事之后,读“白云无尽时”,觉头上的云阅尽了世事沧桑。云虽不语,心自洞悉。
小的时候,我们曾对着云朵展开想象,把形状各异的云看作不同的飞禽走兽,把连至天边起伏不定的云当做连绵不断的山峦。想象着云的另一端蔓延至何方,同一片云下风景是否迥异。看云,不用“晴空一鹤”,诗情自生心间。云下的日子,单纯而快乐。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头上的云来了又去,没有定数。有时候会遇到仅仅隔了一段路,雨晴却完全不同的情况,这时候我才知道头上的云覆盖范围或许没有看着那么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云出现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那年夏天,下午三四点钟,一场雨刚刚下完,西方的乌云积攒在一起如层峦叠嶂,太阳被云遮挡,有一道光从其中漏了下来,将云的缝隙镶了一条金边,两者阴暗分明,乍看像天漏了一样。恍如神迹。我坐在马扎上,专心看云,忘了时间。
最喜欢看秋后的暮云,夕阳将整片天空染成赤色,红如火、艳如花,此时的晚霞最适合恋人相拥相看。夕阳把人的身影拖着很长,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韶华易逝,当珍惜眼前人。
古人视云彩为祥瑞之兆,很多地方都用祥云装饰。紫霞仙子的意中人 “脚踩五彩祥云”,她猜中了开头,却终究没有猜到结局。等看了《大话西游》再去看云又有了另一种况味。
工作后第一次坐飞机,看之前高不可攀的云就在窗外,觉得甚为可亲。等飞机遭遇乱流颠簸,又觉还是脚踩实地踏实。
我的村庄没有古迹,但我们有云。如果想怀古,可以抬头看天上之云、云中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