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容易产生一个毛病,炫耀,爱谈读了什么书,一下子列出一大排书名和作者,写点东西也是书名和作者的罗列,挺吓人。认真听一听看一看,没有发现有什么深入思考,也没什么发现有什么高人的见解,根本没有啥。
之前我也有这个毛病,老是讲自己看的那点东西,好像很高深,让听者觉得很厉害,讲的多了,也就索然寡味了,不太爱讲了,写东西也不再用名人名言堆砌了,感觉没啥意思。
要搞点真正的原创,虽也粗陋浅薄,但毕竟是自己深入思考了的,也算是自己的东西。不引用名人名言,不卖弄文字技巧,就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对与不对,代表此时此刻自己思想的程度,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口若悬河地罗列作者和书名太低级了,有点让人讨厌。追求这种表现的人不是读书人,是伪读书人,他们的兴趣不在书本,而在书外,在于在适当场合的表现,在于博取眼球吸引注意增强好感,意在功利。
要纯粹。真的大家的著作很少大量引注,他们只写自己。大量引注的,难以脱离所引注文章的思想,因为一旦脱离,好像自己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实际上他没有自己的东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非常干涸,也非常可悲。
读书的动机要纯粹,读和写都要纯粹。读自己想读的,写自己想写的,都是有根基的,都是实在的,这样才有意义。如果用来炫耀,那就要看炫耀者所处的位置了,从他所在的位置来洞悉他的动机,保管能看出人间百态。
啥时候不炫耀了,啥时候心就纯净了,那时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