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年前,一次和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朋友聊到近期的阅读,朋友推荐了何伟的《江城》,说她的好些美国朋友都在看。
何伟是个美国人,取了这么一个深入群众的中国名字,而他的生活本身也的确深入了中国的人民群众。他在90年代来到重庆涪陵支教,于是这个小城成为了他笔下的《江城》。
最初听到《江城》的时候,我有些不以为意。那是我在看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日子,享受着林达用中国视角看美国的别样新奇,但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乡村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带着尝鲜的心情,我翻开了《江城》,这一看,也一路顺着把何伟的另外两本代表作《寻路中国》和《奇石》一并看完了。
何伟的书原本是写给西方看的,但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信息,却很能够为作为中国人的我提供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珍视别人的“新知”
何伟笔下的江城和一个江城人眼中的江城有何不同?
何伟写的不仅是江城本身,而是江城与他的美国经历对比之后的叠影,这些信息增量里凸现了对比与冲击,而这些正是文化交汇中最珍贵的增量信息,一种在本土视野中难以自然产生的体会与感悟。
刷新自己的“未知”
何伟的书提醒我认清一个现实: 作为一个被嵌在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特定人际圈里的中国人,我对于中国的了解是极其局限的,而且更容易当局者迷。
何伟笔下有偏僻城镇的学子,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也有单打独斗的创业者...这些不同社会角度与层次的剖面,填充了我曾自以为丰富的认知存量,把那些原本在想象中存在和不存在的人物与地方,变得鲜活而立体。
发现不一样的“已知”
何伟的美国视角也成为一个引子,牵引我去进一步理解美国的认知视角。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本美国人写中国的书: 美籍华人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发现在欧美世界里,南京大屠杀的信息如此之少,就好像从未发生过,因此她通过写作这本书,来警示人们这段不该被忘记的历史。
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我翻开这本内容沉重的书,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看到了历史现场的还原,看见了数据,看见了更为客观的分析,更看到了西方世界会选择如何去看待这段历史的不同视角。
原以为已知的原来还未知,原以为众人皆知的原来只是自以为是。
感谢这些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的作者们,为我解读身处的祖国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从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再次变为更为深刻而透彻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