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一测!
你的睡眠质量达标了吗?
●能在30分钟内入睡
●每晚醒来5分钟以上不超过1次
●醒后20分钟内能重新入睡
●在床上,有80%的时间在睡觉
二.多晚睡算熬夜?
●熬夜是指到了夜晚该睡觉的时候不睡
●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由于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凌晨3点以前进行,因此23点~3点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尤为关键
三.晚睡的危害有多大?
●导致白天困倦、易疲乏
●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急躁、紧张、焦虑
●引发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或失眠
●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代谢紊乱
●增加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癌症等的发病风险
四.睡8小时≠睡得好
影响睡眠质量重要的不是睡8小时,而是有没有睡够4到5个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从浅入深,出现梦境期,周而复始4到5个,人就醒了
注意“垃圾睡眠”:即使睡着了,全身器官也难以得到休息
●看电视、听音乐时会睡着;
●强迫自己按 “点”睡觉、起床,但这“点”总在改变;
●自然醒后,强迫延长睡眠时间;
●晚上不睡,靠白天或双休日补觉;
●压力大、加班,高强度工作后立马睡觉。
五.睡得过多,未必是好事
●专家介绍,睡眠时间过长,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
《健康中国行动( 2019- -2030年)》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睡眠合格时长
年龄段每天睡眠合格时长
小学生10个小时
初中生9个小时
高中生8个小时
成人7-8个小时
六.偶尔失眠需及时补救
偶尔失眠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没睡好的第二天应设法补救,恢复正常睡眠节奏
●适当午睡不赖床,按“熬夜两小时,白天午睡半小时”的比例补觉
●起床后打开窗帘沐浴阳光,示意大脑睡眠时间已经结束
●吃个护眼水果餐,防止眼疲劳
●早餐注意蛋白质、纤维素和营养素的补充
●推迟早上喝咖啡,不过量喝咖啡
●降低晨练运动量
七.帮助8类失眠者睡个好觉
夜醒型:
晚 上能正常入睡,但3~4个小时后却异常清醒
建议:将闹钟从床头移开;心理疏导;针灸
晨鸟型: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一天黑就呼呼大睡,但凌晨2点左右习惯性醒来
建议: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起床;醒来时起床放松,比如喝果汁或牛奶
夜猫子型:
夜间兴奋,看电视、看书、上网,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建议:睡前放慢生活节奏;尽量远离电子设备;睡觉前至少2小时应调暗灯光
焦虑型:
睡眠中会 多次醒来,为工作生活琐事而焦虑
建议: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加厚窗帘;睡觉时戴耳塞
赖床型:
入睡困难,且早晨经常睡懒觉
建议:下午和晚上不喝咖啡因饮料;上午尽量多接受阳光照射,适当户外运动
慢性失眠型:
入睡慢 ,睡眠过程中醒来多次,常说梦话
建议:改善晚间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白天适当锻炼
过度刺激型:
为了完成工作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由于过度兴奋无法入眠
建议:白天小睡;设定固定睡觉时间;睡前放松,如睡前半小时洗温水澡等
缺觉型:
正常情况下睡眠不足5个小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建议:白天完成工作;戴上耳塞;从不必要的事务中脱身;多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