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家门口有条河,妈妈告诉我名叫hong道,小时候以为是以色彩而得名,后来才明白是为了防止在雨季水漫过大堤而修的泄洪河道。
儿时的记忆中……
河里会长满各种形状的菱角,有两个、三个、四个尖角的,有绿色、红色的。夏天菱角成熟时,妈妈拿上自制的轮胎船带上我和小妹去采摘。我们边采边吃,很甜!记得很深的是妈妈会教我:把翻起来的菱角叶摘完后要回归原样,这样它才不会晒蔫枯萎掉,来年继续生出菱角。
河里会冒出嫩绿的莲叶,开出粉粉的荷花,夏天结出大大的莲蓬。儿时放假后,经常拿一根长长的长棍去扑莲蓬,还会摘一块大大的荷叶戴在头上。
河里鱼虾成群,蛙鸣虫跳。那时候,无聊了,约上两个玩伴,提个水桶,随手捡起一根棍子,扯一段妈妈的缝衣线,请胆大的伙伴系一条虹蚓,一小会就可以钓上半桶“小龙虾”。烈焰般的阳光透过草帽的缝隙洒在脸上,灿烂像花。
河里还长很多不知名的植物,郁郁葱葱。过端午的时候,妈妈会去这里采那种长着长长的叶子的植物(是叫昌蒲)和艾蒿一起挂在大门边。我会带上廉刀在这里割上一些青草扔在家里鱼塘,看草儿一根根被鱼儿拽进塘底。
后来,有次天刚亮,爸爸带上我去这条河里捞鱼。记得还未走近,水声、人声此起彼伏。走近了一看,人群扎堆在河里摸索着。河面漂浮着成片成片的生物:已奄奄一息的小鱼一动不动;垂死挣扎的大鱼大口吸着水;田螺、小虾、青蛙的尸体横尸遍野;还有好多不认识的小虫子死的死,没死的在扭动着。当时有些害怕,只觉得这些小动物好可怜。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是别人投了毒,为了抓大鱼卖钱。现在在抓鱼的人都是来“捡便宜”的。
再后来听说河里又投了几次毒。爸爸嚷嚷着要去抓鱼,妈妈却不让。说中了毒的鱼不能吃,还说着这样子投毒是违法的,叫爸不要去掺和。
后来,我离家上学,工作,最深的记忆就留在了那时。现在,现在这条河里再也没有小时候看到的景色了,有的只是一潭毫无生气的水,零落的漂些水草。
不知道比我小辈的孩子们,他们童年的记忆是什么。他们会不会和我一样,有对大自然亲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