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从来没有消逝,只是已转移

文/梨渊释子

二十年前,我在《青年文摘》中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青春从来没有消逝,只是已转移。”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没有读懂作者对师母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十年前,我读小学六年级。刚转校,新学校,新教室,新老师,还有坐在我旁边的新同学,一切看上去是刺眼的明亮,但我心里却是怯生生的。我小心翼翼从书包里拿笔拿书,生怕弄出一点意外的声响,破坏了这新的可怕的一切。       

那时语文课本第一课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男老师,个子不高,但是一脸严峻,他不用讲话,只用那独有的神情全场一扫,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我紧张地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他开始讲课了,居然开始不那么严肃了。我松了口气,安心好好听讲。他在讲台上先讲:“桂林的山真奇啊!”声情并茂,如醉如痴。哪里是老师,好似个导游带我们来游山玩水的。我紧跟他的“脚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桂林,抬头一看,果然,桂林的山非常壮丽,非常俊秀,非常奇特!我一不小心低头看了一眼,哎呀,差点掉下去,还好事实上是踩在教室地上,难怪说险峻啊!

老师再讲:“漓江的水真绿啊!”老师又不是“老师”了,他俨然一个画家。用语言当水彩笔轻松自在地在我头脑里挥洒着一幅幅优美迷人的桂林山水画。漓江的水是安静的,是清澈的,更是翠绿的:绿得纯粹,犹如玉盘,犹如翡翠。

老师接着讲:“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他又化身一个带着斗笠的撑舟人,他正在划桨,船随着浆慢慢移动,倒映在水里的山渐渐起褶子了,让人想作诗,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好想也化身成为撑舟人啊,山水之间,物我两忘。

最后,他才讲:“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在他是个钢琴家了,缓缓的曲调预示就要结尾了,就这样点题收尾,真是意犹未尽,值得回味。

正是语文老师对这篇课文生动精彩的演绎让我对桂林山水充满向往,对语文老师充满了敬意和亲切之感,升起一定要把语文学好的决心,也产生在那个学校好好上学的信心。

二十年后,我也教六年级。语文课本第一课《山中访友》,读到“岁月悠悠,波光泯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感触良多,成年后的时间都是十年二十年起算,岁月如诗,思绪一触即发,当年的老师当年的同学如今你们都在哪里啊?摸着自己不再稚嫩的脸庞,看着讲台下一双双童真的眼神,在两行温热的泪滚落之时,现在的我恍然明白那句话:青春从来没有消逝,只是已转移。

希望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远的时间里,我的学生们也会像如今的我一样,在岁月最深处,会蓦然深切地怀念当年可敬又可亲的老师,怀念那彼此心中恋恋不舍的“桂林山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周看的书是《人性的弱点—赢在影响力》,作者戴尔·卡内基。在我看来,这是一本讲述人际交往的书籍。这是一本很早就听说...
    索非亚阅读 1,105评论 0 0
  • 相比较直接读那些充满智慧和晦涩难懂的哲学,这本哲学的慰籍无疑是从其最简明的意义上向我们展示了,苏格拉底所说...
    风下有我的孤独阅读 4,249评论 0 4
  • “晓晓,快点快点!” 当车上的冷气扑面迎来,我才总算松了一口气,可算是没因为睡...
    微微怡晓阅读 1,8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