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经常会感到耳内或颅内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声、嘶嘶声或哨声等,但外界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这种情况即为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
长期耳鸣常常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往往饱受折磨,痛苦不堪。
1、什么病能引起耳鸣?
耳部疾病: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湿疹、鼓膜炎、中耳炎、梅尼埃病、突聋、听神经炎、听神经瘤;
全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脑血栓、贫血、血管瘤);代谢性疾病(甲亢、甲低、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风);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脑炎、脑膜炎、脑肿瘤);颈椎病;精神性疾病(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
其他:应用耳毒性药物、接触噪声、不明原因。
2、耳鸣的发生机制
耳鸣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耳鸣
身体内部血管搏动、血液流动、肌肉收缩、关节活动、呼吸运动等,都会发生微弱的声音,其中距耳较近者,就会感觉出这种声音。如夜间安静的时候,会感觉到耳内有微弱的响声。
(2)传导性耳鸣
因外耳中耳有病变,使声音传导过程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耳鸣。如外耳道肿胀、堵塞、鼓膜穿孔、内陷、中耳炎症、粘连、硬化等。多为低低的,像刮风似的呼呼响声 。
(3)神经性耳鸣
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如内耳听觉感受器受损,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病等;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遭受外伤或发生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等;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这种耳鸣多为高频性蝉鸣或刺耳的尖声。
(4) 客观性耳鸣
这种耳鸣相当特殊,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仅自己能听到,连别人也能听到,医学上称之为客观性耳鸣。此种耳鸣与主观性耳鸣不同,它确实有音源,但音源不在外界,而是本人耳部附近的体内。
还有一些用当前的医疗技术条件尚搞不清楚其原因或在临床方面检查不清楚的,称为原因不明性耳鸣。
3、耳鸣有那些治疗?
(1)病因治疗
如耵聍栓塞的取出耵聍;中耳炎的药物抗炎治疗,梅尼埃病导致的应积极治疗梅尼埃病。
高血压引起的,应有效降低血压;内分泌异常应调节内分泌治疗;听神经瘤要及时切除肿瘤;心肾疾病应积极改善心肾功能;药源性耳鸣应停止使用耳毒性药物;焦虑抑郁引起的抗焦虑抑郁治疗等。
由于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 且大部分患者病因不清楚,使耳鸣的治疗效果常常不十分理想。
(2)药物治疗
目前对病因不十分清楚的耳鸣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扩血管、激素、维生素、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等。
(3)对症及心理治疗
为缓解症状可用对症性药物治疗如镇静类药物;对于神经性耳鸣,应强调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环境刺激,注意休息;考虑心因性原因可能性大者,可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
(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也是可以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5)其它治疗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能因其抑制了听觉传导通路神经元的过度兴奋,部分病例耳鸣可减轻;习服疗法--促进患者对耳鸣的适应和习惯;掩蔽疗法--是用与耳鸣匹配的声刺激产生掩蔽效应等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耳鸣致病因素多不明确, 无法清楚地针对病因治疗,虽经上述治疗,有些患者疗效仍不十分满意。而联合高压氧治疗, 往往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4、高压氧为什么能治疗耳鸣?
高压氧治疗具有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治疗作用。
高压氧能使血氧含量明显增加, 血氧分压大幅度增高, 血氧弥散半径增大, 使机体的有氧代谢增强,从而改善全身供氧;
氧供的改善可大大提高内耳微循环血氧含量,改善局部缺氧状况;
高压环境下使血管收缩, 减少渗出, 改善内耳缺氧性水肿,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得到修复;
通过抑菌和抗病毒作高压氧还控制感染;
由于高压氧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有利于溶解微血栓,使缺血、高血液粘度导致的耳鸣得到改善。
5、高压氧什么时候做?
越早越好。发现耳鸣经高压氧科医生检查,除外高压氧治疗禁忌症,应及早开始高压氧治疗。
目前认为耳鸣的早期治疗,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特别是3个月以内。如错过急性期,病程已经较长,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多无明显效果。
6、治疗耳鸣,高压氧怎么做?
一般高压氧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时间2小时,其中升压和减压时间为1个小时,吸纯氧时间是1个小时。
部分患者1个疗程可见效,效果不佳者可增加疗程,部分患者可提高疗效。
疗效与原因、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是否早期治疗等因素相关。
耳鸣早期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是目前较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即便是这样治疗仍有部分患者耳鸣得不到明显改善。
所以提醒耳鸣患者不要错过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时机。
注:本文根据《专家倡导“氧”出健康》书中内容改编(作者: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武连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6-01-01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