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改革风向标年度论坛。短短一天半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更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加渴望学习,更加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热爱。下面我对这一天半的学习做以下分享。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学校—教师—课堂—教研活动。
一、学校
本次学习会议由郑州陈中学校承办,整场会议的各项流程周全,细致,新颖,贴心而有温度,让我体会到一个学校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的各项活动如家长会,晚会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也要更加的细致和周全,同时要全方位的利用学生和家长,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展现出学校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
二、教师
首先,教师的个人定位
第一,作为教师,我们要给自己进行个人定位。我们要设定自我的发展目标和成长目标。比如:我们要在多长时间内让自己成长多少,是由新教师发展为有经验的教师?还是更加成熟的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研究型的教师?
第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研究作为一项乐趣和追求。我们要研究自我的性格、特长和爱好;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不要让自己做教材的附庸。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把研究当成乐趣才能坚持下去并不断追求完善,追求更好。
第三,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才能让自己迭代成长。
其次,教师的课堂定位
第一,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一个陪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学伴。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学生的需求和困难,才会真正地俯下身来,和学生同频共振。
第二,我们要让自己成为课堂的设计者。我们要思考如何设计课堂的学习目标,才会更吸引学生;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才会让人人参与。如何设计学科知识问题,才能显化思维过程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
第三,我们要成为课堂的观察者,用蚂蚁之眼观察课堂动态和学生的动态。
第四,我们要成为课堂上学生的守护者和救援者。做到安静的守护,及时的出手,给予答疑解惑。
三、课堂
教师的主阵地就是课堂。要上好课,我们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准备。
一、课前准备。首先,依据观察学生得到的证据链去备学生。第二,备教学设计。要遵循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要想清楚这节课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素养学习,如何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要能吸引学生,教学内容有趣而不枯燥,深刻而不肤浅。第三,备教法。要以培养学习力为核心,以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思路研究最佳的教学设计和方法。
二、课中活动。以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为载体,开展从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再到生生互动的课堂活动,真正实现有学有习有育的课堂。
第三,课后我们要及时反思,并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谈话,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知识困难点,课堂学习的动态困难点和关键点,以此来完善下一节课的教学,真正实现自我课堂教学的迭代成长。
四、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方面:
首先,研讨备课。我们要以目标设计,课堂活动,整体结构,单元教学为主线,共同研讨形成各科教学的框架模板,各个老师在以自己的风格和喜好进行填充,进行自我完善,继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模板。
其次,研讨学生。对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分别进行研究讨论,列出共性的特征和问题,并商讨可行的共性方案。各位老师再在此基础上研究自己详细的个性方案。
第三,研讨内容。我们不仅要研讨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研讨学习方法和习惯。各科都有必要整理出一套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指导课程。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才会由虚假学习走向真实学习,才会有浅表学习真正走向深度学习,才会由被动接受学习走向自主学习。
听评课
听课环节
听课时,观课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授课教师的助手,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困点,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困难点,同时做好授课教师的助手,及时辅助他的课堂教学;其次辅助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协助授课教师更好地实现他的教学效果。
评课环节
首先要让授课教师表达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点、出现的突发意外事件和处理办法以及效果。
二、研讨内容。尽量不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能力做出评价,不简单评判授课教师的课好与不好。而应该聚焦学生个体的学习事实,讲述学生学习的关键事件,查明自己的发现,反思与看法,或者自己上这堂课的方案。
这样听课评课,才能真正的帮扶教师彼此成长,才能真正发挥听评课的作用;不以分数等级对教师进行评价,而是真正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的问题,帮助教师成长和进步。我们的教研组要经常组织此类的研讨,不断的反思,总结,集合集体的智慧,才会实现教师团队的整体成长,从而实现整体教研工作的迭代成长。
总之,这次的学习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和思考,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我们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在学习,更是在自我成长。
有人说:一生都在学习的人才是最充实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作为教师,我们才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