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是永澄老师第三次领读《好好学习》,依然觉得我和老师读的不是同一本书。那么我在老师今晚的领读中学习到四个最重要的技巧。
#**第一:归纳和演绎是最底层的逻辑临界知识。**
永澄老师说,在《好好学习》这本书里,体现成甲老师领导力的迁移。而这迁移能力又是透过归纳和演绎体现的。
在这里永澄老师特别强调归纳和演绎的学习方法是底层的知识,建议每一个小伙伴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刻意训练。
在这里我想到了永澄老师的公众号鲜鲜老师的留言回复,那简直是归纳演绎还有联想的最佳学习榜样啊。
在现场永澄老师以能力和意愿的关系为例子,做了一次迁移的练习例子。
永澄老师这样用图一展示,突然明白了成甲老师的学习临界知识的意愿度以及能力的训练。
我在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上学过,这叫二分法。不过没有想到看书也可以把作者二分法的原型给提炼出来。
这样的能力是源自于永澄老师丰富的阅读经验以及模型化的能力。自己的阅读经验还是太少了。
#**第二:获取关键词构建心理表征**
永澄老师说一般:......是.......,那个往往是一个概念。在概念过后再找找作者的观点,然后针对以上两者提出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见下图(此图非常重要,可以依靠图中的方法找到关键词)
这下我对看书找关键词,内心有点方向了。找到概念,然后找到作者的观点的关键词,提问的过程即是在脑海里构建心理表征的过程。
接着永澄老师又带着我们做了一个小总结:
这个部分作者讲了什么?
- 故事。作者 讲的故事
- 判断。 对 的判断
- 假设。
- 结论。
这个给我的启发是,在看书的时候,那些部分是作者在讲故事,哪些部分是作者在下判断,他的假设以及结论。
从一个整体去看,这样更能找到关键词在其中的联系。
永澄老师展示关键词读书法笔记
#**第三:概念不清导致的生活困境**
今天晚上我最大最大的启发莫过于概念的内涵的重要性了。
永澄老师对词的精准定义,让我很生佩服。今天晚上我还在朋友圈里说,阻碍我们生活的痛苦或者困境是因为我们紧紧抓住一些观念所致。说白了,是我们自己没有审视进入我们头脑的每一个概念。因而让一些错误的概念困扰了我们的生活。
这里永澄老师举了几个例子:
>- 关于快,是结果,不是方法。 要追求快,既然是结果,很多人为了加快结果, 非得加快过程,那不见得快。你 定要记住“**捷径根本 是直 **”。我们要 “弯 ”只要他是阻力最 小、结构最清晰的 。阻力最小的上面如果有 大石头, 一定要死磕,把它干掉。你想要阻 力最 小, 一定要提高视野,必须 要 有个操盘手。
这部分是永澄老师对于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做的延伸。
这部分真是一下子让我对于慢,和快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知道可以慢的是什么?快的是什么了。
#**第四:更高效的学习,来自于更合理的假设。**
永澄老师举例说:为什么教练技术喜欢用假设,因为他把真实的世界提炼了出来。
用假设这样的手段可以是一个透镜看这个世界。
在看成甲老师的书的时候,这个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因为他教了我一种方法分离“我”和“我的行为”。
小我通常会把对我的行为的不认可,混淆为对自己的否定。
这样通常会让自己处在惯性防御里而错失一些机会。
这个世界并不是“我”完全感受到的样子,那么使用假设法可以让我们把“我”和我的行为分离。让我们看到更接近现实世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