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单位私聊群中有人推荐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这两天频频有人为此片大为点赞!一看档期,下周我们这的电影院就要下映了,于是给孩子今天下午的培训班课请假了——看电影!
没想到,观影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剧情感动,从头到尾哭的稀里哗啦,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温暖幽默的励志故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饰)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了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赢来了成为榜样激励千千万万女性的机会。
我看到有些人评论说父亲不尊重女儿的意愿,强制她们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制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女儿身上,这是赤裸裸的男权主义。但是,不要忽视了故事的背景,这是发生在印度,而且是一条小村,这是一个男女极度不平等的地方,女孩从生下来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和各种繁琐的家务过日子,这就是现实,而爸爸的做法有机会让女儿改变现实,改变命运。这不是男权电影,相反这是一部鼓励女性反抗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电影。
人都是有惰性的,自悟自觉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别说小孩子了,贪玩是天性,比起刻苦训练某项技能,东游西荡自然舒爽得多。而且小孩子还认识不到问题的利害关系,等长大了之后也基本上晚了,或者是在同龄人面前丧失了太多优势。想要拼命追赶上去,说说容易,那是需要一番艰苦的付出与痛苦的折磨的。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影视作品或者名人自传中都有传达这样一个概念:从小被爸妈逼着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矫情更是一种误导,要知道多少人想有这样的机会而不得,要知道没有父母督促着学、逼着学,你肯定顺着自己的天性东游西逛去了,长大之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正如莫言所说: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你不关心他的作业,任他随意玩,吃他喜欢的垃圾食品,随他喜欢学习手机什么,他坚持不住的时候和她一起放弃。难道,这是你给他的幸福?等他想实现梦想,等他想更高的社会价值时,难道你只想冷冷的说:当初是你自己不想学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你还认为他比较优秀,请静下心来陪伴他学习。她的成绩与你的关注度成正比,他是个平凡的孩子, 但请别把他养成平庸的人。而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先天的好的天赋,更需要我们父母顺势而为,引领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智慧的引导和帮助!
其实,电影的立意比以往的励志片都要高,父亲心心念念想让女儿实现自己的世界冠军梦,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心,更多的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最后女儿在他的鼓励下终于实现了他们共同的梦想。
影片有很多地方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电影的最后,关键的国际比赛上,父亲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关起来不能现场指导直到女儿的比赛,而这时候正是考验女儿的时候——父母的最终任务就是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这时候,女儿在连败两局的情况下,想到了小时候父亲教她游泳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我只能交给你技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也许正式这句话的支撑和鼓励,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她最终反败为胜,夺得了冠军!
还有他的教练,教学不行还一味的固执己见,学员失败时只知道责备,获奖时只知道揽功,最后为了窃取别人的教学成果还把男主关起来,这是一个从教学要人品都很LOW的老师,而女一号在获得冠军时最终没有停留在他的面前,而是走到了她爸爸的身边。我想:只有学生认可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吧!
我对体育不感兴趣,最多看看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对摔跤从不感兴趣,但今天,我却对摔跤比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女一号每次上场比赛时都是英姿飒爽,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特写都深深吸引着观众,让人身临其境,当女主赢了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或喝彩!
影片结束后,我和女儿坐在座位上聆听着片尾曲,回味着剧情,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