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产品运营困境

有一个很残酷却也很正常的事实是,目前关于产品运营的经验和方法,大部分都是对2C产品的,其中的原因很容易理解:

一是在目前的国内市场,2C产品的数量、用户群、市值和营收等都是远超2B产品的,所以对2C产品运营的研究要更多更深。

二是国内人口红利在短期内还具有相当的优势,伺候好这十几亿人口中的百分之一都可以让企业活得很好。

三是2C产品的运营更有趣更让运营人员有成就感,所以也更愿意去挖掘相关的运营方法,哗啦啦玩转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通过各种方法去吸引留存用户,这种感觉很像心理学家在做实验,而2B产品运营,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要研究的是经济、公司组织、市场营销等层面的东西,乐趣当然有甚至更多,但是在一定时间后才能感受的到。

前段时间参加的2015中国(深圳)新媒体营销高峰论坛上,直到最后的提问环节,嘉宾才提到2B产品的新媒体运营,他说这方面的研究的确很少,但是目前他们的方法是对公司的品牌进行宣传,比如华为的通信业务,面对的是各国的机构和企业,他们的方案是宣传华为人的故事,在海外的艰辛经历等,目的在于提高品牌的认知度。这个建议的确有可取之外,但是对于创业公司,并不太适用,因为创业的艰辛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泛滥地打感情牌,很可能会被友商鄙视,而华为这个例子,是在他海外市场已经拓展到一定程度才采用的运营方案,客户已经接受他们公司产品,所以利用员工故事来运营产品可以有,但是在初创阶段并不适用。

关于产品运营的书,范冰的《增长黑客》应该算是最受众最多的了。这本书的案例非常多,而且部分内容还是作者通过采访创始人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增长黑客并不是普通的运营职位,他更多的是策划角色,而且是掌握一定IT技术的策划。在这本书中,我找到的可供2B产品的运营案例也是少之又少,而且都是国外的案例,总结可供初创公司利用的主要有这几个:

一、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为了增加读者的点击率,他们每次刊发针对某个产品的评论和报道时,就会在维基百科相应的词条的参考资料和外部链接上加上自己文章的链接,使读者在浏览这个产品的维基百科时,可以看到甚至点出这个链接。

应用:2B产品在给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客户完成业务后,及时发表文章并加入百度百科的参考资料里,并与客户协商,在其官网和相关报道中让产品有一定的露出。

二、gleam是美国一家crm,他的推广计划是,只要客户愿意在自己的网站上添加他们的推广代码,挂出带有”还没开始使用gleam?’'标志的小挂件,就能享受月费优惠,甚至免费,这个方法每月为gleam带来1500万次的曙光量,点击率为0.6%,其中3.88%最终完成注册。

应用:在产品推广的前期牺牲一部分营收来吸引市场是互联网行业通常采用的措施,无论对2C还是2B产品都一样适用。

从根源来看,2B产品在国内运营得并不理想或者说不太受重视,主要是国内大部分企业间的交易都属于熟人经济,很多人对于“关系”这个微妙的词有着潜意识里深深的认同,有些企业选择A而不选择B,并非因为A有多出色,而很可能只是因为它能与A有更好的资源交换。不过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情况应该会慢慢得到改善,但前提是你的产品足够好,甚至会颠覆这个行业,比如阿里巴巴一开始的推广,就是辛苦地到处扫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发在托比网题为:从B2B发展看物流仓储互联网化的重要性-托比网2B.CN) “二十一世纪,要么电子商务...
    赵杰夫阅读 11,381评论 1 22
  • 创业热潮下诞生了非常多的企业和产品,让2B服务有了更多的潜在客户。赛道的拥挤激烈,让更多企业寻求低成本的开发,精细...
    运营有毒阅读 5,718评论 0 6
  • 秋望 日暮秋烟绕际空, 凭栏远望岭飘蓬。 是谁夜夜司醇酒, 劝醉山河浅浅红。 日出 日追纤翳添金...
    陈庆利阅读 1,904评论 0 2
  • 完成了作业,老师给了个优秀。开心,从未认真去感觉过生命中的每一天,今天算是开始吧。为了今天早上的作业,手机拍了一堆...
    蓝心lp阅读 1,196评论 0 0
  • 因为在微博上看了林心如的宣传,知道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本书,在很久以前看过白夜行的电影,并没有特别去注意过这个叫...
    竹叶儿x阅读 1,2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