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学习重新精读及精听了一遍安顿老师的裂变海报文案课程,先用幕布梳理了一个简短的课程要点,然后谈谈我个人的学习体会。
先谈一下学习体会,因为之前已经做过两次裂变,撰写文案的时候确实也是按照安顿老师的讲解执行的,虽然听的时候觉得各种要点都明白了,但是上手才发现其实是真的“功夫在诗外”,例如痛点的抓取,“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这个话术其实在语言逻辑上只是个非常简单的问句,但是它洞察到了“不读书”这种普遍的焦虑,所以一个简单的发问就能勾起观看者的焦虑与参与感,但这个句式在其他领域未必是有效的。
所以最难的地方,我觉得在于如何洞察这个痛点,很多时候我们做海报策划时,所撰写的痛点往往只是我们自己觉察的“痛点”,比如我们第一次做的林清玄读书课程的海报,我们选择了一个“你有多久没有真正感受到快乐了?”作为海报的主标题。诚然,对于当下的都市人来说“丧”与“不开心”确实是普遍的情绪,但是它是否就是一个痛点呢?当人们看到“你有多久没感受到快乐了”是否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需要去寻找快乐”呢?这一点我们在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因而活动做得极为扑街。
然后,关于海报设计方面,有一个点,我觉得很必要但是课程里似乎并没有特意提到,是海报的“社交货币”属性,事实上除了运营们普遍会无障碍转发的各种运营课、社群资源获取海报等,绝大多数有价值的转发者,他们对于转发的考量不仅仅在于海报本身的利益诱惑,还会有一层深层次的思考—转发这件事是否会让我的朋友圈贬值,一个从来不思考只是闷头转发的人,他的朋友圈也早就被消耗的毫无信任感,也没有多大的价值。
课程中举例的无论是英语课还是读书课,有一个显著的事是,学英语、读书这两件事本身是一件值得去发朋友圈,即便发了也不会丢人,甚至反而会强化“我是一个持续学习者”的状态,但如果是其他的课,发送海报的同时就意味着我向我的社交圈里承认:“我缺少这张海报里的东西”,那么这时候,如果海报本身的利益不足以覆盖掉他要承认的“弱点”,他的转发动作就会收到很大的判断影响了。
接下来,从安顿老师的课程,重新简单分析一下我们上一次勉强裂变起来的海报(裂变比1:0.8)
在大体的框架和内容要素来说,勉强是都具备了,但是结合课程反思,还是有几个点非常不足:
1.缺乏信任背书,无论是导师资历还是课程本身,没有品牌/KOL/第三方数据支持,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自己说自己很NB”的讲师,这对于大家参与课程的热情是严重影响的。
2.主标题应该是更痛点的内容,从架构上来说,可能副标题更适合,学了就能用只是击中了求速的原则,但是并没有对痛点做直接的刺激。
3.二维码的区域,文案设计的有点混乱,特别是因为海报整体字都比较大,导致为了排版考虑课程文案只能尽量的缩减,对于课程本身的宣传还不够。
实操计划:接下来准备结合我们新的课程重新出一版课程裂变的海报。
问题点:针对今天的课程,其实我最大的问题点在于测试的环节,一个海报做出来了一个如何有效地进行AB测试呢?直接进行小范围的跑量实操么?还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感觉直接小范围投放的话,受限于启动量,它能提供的数据样本不足以判断,但是基于问卷调查形式,由于已经强制地要求被访者认真阅读观看海报了,那么海报的吸引力的数据恐怕就比较难以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