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岁左右,我开始学习育儿,确切的说,是开始学习家庭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了解到很多家庭教育的规律,比如我从不给他贴标签,会给他确立明确的规则,认真执行,在他伤心愤怒有情绪的时候,耐心的陪伴共情,帮他疏导情绪……
在家庭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中,文献法,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我会用到的一些方法。
自打娃一岁跟着老和麦子混开始,扒了很多老和的分享,看了一些推荐的育儿书籍,正确掌握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规律,明白应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在育儿的道路上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及时向老和麦子求助,求助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学习积累的过程,把当下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描述,而不是简单的只注重某些脱节的现象,只关心“怎么办”,任何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我们要做的是去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我记得娃两岁多有一段突然喜欢舔手,坐着看电视舔,玩玩具也会舔,会把一只手舔的湿哒哒。刚开始不解,好好的怎么突然这样了,也会告诉他舔手不卫生之类的话。后来偶然看到老和的一篇分享,内容已经记不清了,顿时幡然醒悟,那段时间我因为经常24小时一个人带他,身心疲惫,状态很不好,经常对他发脾气,导致他出现了退行行为。他是在通过舔手这个看似幼稚的行为,来满足自己希望回到小时候的欲望,因为小时候妈妈经常把他抱在怀里,温柔的待他,陪伴他。
所以,面对一个看似简单的家庭教育现象,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仅仅去关注“我的孩子吃手了,我该怎么办?怎样可以让他不吃手?”,而应在家庭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仔细观察,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最终发掘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才是一个家庭教育指导者该有的正确态度。
在开课之前,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两节课结束,再思考一遍关于家庭教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这个问题。我认为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自他出生起对他的关爱,陪伴,到他一两岁开始的分离焦虑,秩序期的建立,第一反抗期的到来,再到三四岁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以后在他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父母,对孩子这些成长的必经阶段了解多少,为孩子建立规则,温柔的陪伴,情绪的疏导,有效的沟通……这些远比教他认几个字,背几个数字重要的多,我认为这些是一个人能否健康快乐做自己的根本。
2. 孩子对父母的教育
俗话说“育儿育己”,家庭教育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过程。儿子四岁,他现在经常会“教育”我们,“爸爸,开车的时候不要看手机”,“妈妈,生气的时候深呼吸,或者做些让自己高兴的事”,“妈妈,洗手打肥皂的时候应该把水关掉,不要浪费水”……最近还自己发明出一个防御机制:当他有要求被我拒绝的时候,他会马上说一句,“我开玩笑的”,经常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家已经跑开自己玩去了。请教了麦子关于他的这点小心机,被麦子大赞,“是幽默的防御机制,用幽默来缓解自己不适的情绪。”其实这点幽默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我们,因为大人们都经常做不到那种幽默。
3. 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家庭成员(长辈)之间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研究有助于父母之间,父母和长辈之间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习得了,长辈们也会因为长期浸泡在大染缸里而不自觉的被感染,这对于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建立是非常有益的。
4.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配合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孩子进入学校后,就会经历很多坎。你会发现有的孩子进入学校后按照学校特有的模式能适应的顺理成章,而有的孩子就会经历很多艰难曲折。
家庭教育应该配合学校教育,比如儿子跟我说,“妈妈,洗手打肥皂的时候,要把水关掉,不能浪费水。”如果这时候,我不理他,继续开着水,或者说“不会浪费多少水”之类的话,他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就会被大打折扣。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面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要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准确的判断力,形象生动的表达力,才能发掘问题背后的本质,才能在正确的家庭教育理论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关系,很多父母往往容易过于关注教育,而忽略了亲子关系的培养,没有好的“关系”,再多的“教育”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