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真是值得反复琢磨,比如量变引起质变。这句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多深呢?我觉得以前它就深入我心几毫米吧。实在是我的无知。
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纠结大王,选清华还是选北大呢?哈哈,开个玩笑,但是经常面临的是选A还是选B,或者暂时放下选择-逃避。也不是说逃避没有用,在你认知不足的时候,应该先放下去打基础,但是大多数时候不是认知的问题,就是动力的问题。
对AB一顿分析,各有利弊,都不是我想要的。叹气、伤心,心想,为什么上天可以给我的选项这么少?但是还要选项可以开发的,假如有条件先不选择,应该继续想方设法开发出新的选项。这是我想表达的——想法池。不要让想法池只有两个东西,不要怕臆想天开或者觉得相似、重复就不放进去。事实上个人的想法是有局限性的,你觉得可行,其实只是你的主观,但凡没有经过努力和实践的东西都是个人主观。加上本身我就很LOW,所以再自己主观排除,选择越来越少,动力越来越不足。选择这个问题,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时候选择多好,有时候选择少好,但是我个人经历大部分还是选择多好。
其实以上也是头脑风暴法的一部分知识,要尽可能想,疯狂的想,先把数量堆砌起来。
同样,项目管理里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风险管控的。里面提到要先想出风险点以及发生概率、影响程度,计算风险系数。头脑风暴完一大堆风险点,有人会觉得,我可不可以只算发生概率大的。答案是不行,你不一个个算,没有根据结果排序、比较,怎么知道哪些大哪些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自负到只相信大脑,文字才是有逻辑的工具。我个人觉得在大脑里的东西都是没有排序的点与点,实在没有什么逻辑。这也提醒我了,应该看看大脑工作的书籍。
选择太少的时候,不要放弃多想,你以为的不可能可能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在自己已有的选择池里选择最优,这个想法没有错,但是首先应该做的是多想,扩大自己的选择空间。我们有时候就是太自卑或者说太自负,老想先判断想法可行性,以便于过早把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其实这就是懒,懒得后面面对那么多想法进行对比分析。
我建了一个想法池,里满是我感兴趣的奇奇怪怪的想法和获得的思路,或者对未来一点帮助都没有,但是我付出的精力也不多,只是想到后及时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