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开始想投资但又觉得很复杂,迟迟没有开启学习行为。总先入为主的认为经济很复杂,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不可能搞懂。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曾经看过的书和思考过的事情都在开始初现雏形,我能感觉到人生红利就是思维突然开阔了,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
直到30出头的年纪,我才立刻意识到:你想要什么,你就得靠近它。我想要钱,我得离钱更近一点。这么浅显的道理,时常懊恼应该早点明白的。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现在也不晚。
结合我小半年听播客和看书吸收到知识,最适合我们普通人的投资方式就是坚持定投指数基金。找一只指数基金,坚持定投并长期持有,你的财富就会不断积累。为什么这么说,等我以后慢慢讲给你听。在这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基金的基本概念,认识它了之后,我们才能跟它做好朋友。
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小岛经济学》和《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第一本用插图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让你了解整个市场运行的原理,非常好读;第二本则可以算作你的投资入门书,理解基金的本质和投资观念。
好,回到正题,让我带着身为小白的我们一起认识基金。因为都是小白,也还在学习的路上,所以这一块我不会写的太深入专业,咱们也不是专业机构搞投资的,有时候别太为难自己,职场上还卷的不够吗?
1. 什么是基金?
股票大家都耳熟能详,基金就是装了一篮子股票,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帮你打理,你付给这个机构一些费用,比如常见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基金公司就靠这些赚钱。
2. 弄明白指数是什么?
简单说: 指数就像一张“平均成绩单”或者一个“市场平均温度计”。
想象一个菜市场: 里面有卖土豆的、卖西红柿的、卖黄瓜的、卖猪肉的、卖鱼的... 很多很多摊位。你想知道今天整个菜市场的“平均菜价”是涨了还是跌了,不可能一个个去问。怎么办呢?
解决方案 - 做个“菜价指数”: 我们选出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摊位(比如最大的5家卖菜的、3家卖肉的、2家卖鱼的),把它们的价格按一定比例算个平均数。今天这个平均数是100点。明天这些摊位的价格平均涨了,指数变成102点;平均跌了,指数变成98点。这个“菜价指数”就代表了整个菜市场(或其中重要部分)价格变动的平均水平。
让我们回到股票市场
沪深300指数: 就像选了上海和深圳两个“大菜市场”里,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300家“摊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算出来的一个平均数。它反映的是中国A股大盘股的整体表现。
标普500指数: 就像选了美国“大菜市场”里500家最重要的“摊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算出来的平均数。它反映美国大盘股的整体表现。
重点划线:指数不是一个可以买卖的东西本身,它只是一个数字,用来衡量和追踪一大群东西(股票、债券、商品等)的整体表现。它告诉我们这个“篮子”里的东西,平均是涨了还是跌了。
是不是很简单?那股市里面的指数按类型会分为很多种啊,后面咱们都会慢慢讲到。
3. 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
基金通常分为两大类,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
a.主动管理型基金
简单说: 就像你雇了一个“买菜专家”(基金经理)帮你打理买菜钱。你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他的团队(“买菜专家”)会动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研究分析,主动地去“菜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里精挑细选他们认为未来会涨价的“好菜”(股票/债券)。他们的目标:跑赢市场平均(就是打败前面说的那个“菜价指数”),帮你赚到比单纯买平均更多的钱。
还是拿买菜举例:想象你让一个经验丰富的“美食家+市场分析师”去菜市场买菜。他可能会说:“最近天气干旱,绿叶菜要涨价,多买点菠菜!”或者“听说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会跌,少买点猪肉,多买点鸡肉替代。” 他根据自己的判断主动调整买什么、买多少。专家”可能眼光很准,帮你大赚一笔;也可能判断失误,买的“菜”跌价了,甚至跑输了市场平均(指数)。表现好坏非常依赖经理的能力。
b.被动基金(指数基金)
简单说: 就像你完全按照“菜价指数”提供的清单去买菜,不靠专家推荐。
基金公司设立一个基金,它的唯一目标就是尽可能一模一样地复制某个特定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基金经理(更像一个“执行者”)的工作很简单:按指数里包含的“摊位”(公司)和它们所占的比例,去买相应的股票。指数里有什么股票、各占多少比例,基金就买什么股票、占多少比例。指数调整了(比如某家公司不行了被踢出去,换了一家进来),基金也跟着调整。
目标:不是打败指数,而是尽可能地“成为”指数,获得和指数几乎一样的涨跌。
例子:回到“菜价指数”。如果这个指数规定:土豆占30%,西红柿占25%,猪肉占20%,鱼占15%,黄瓜占10%。那么指数基金的操作就是:不管明天土豆是涨是跌,也不管“专家”怎么说,我就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拿30块钱买土豆、25块买西红柿、20块买猪肉... 完全复制指数清单。
从这也能看出来,指数基金其实更适合我们,是涨是跌跟着市场来,我们不需要太过操心,要做的就是相信市场,毕竟人这个生物真的太复杂了。
那通过以上,是不是对基金就有了基本的认识了呢?
再简单做个比喻:
指数: 就是全年级(或重点班)的平均分。
主动基金: 就像一个普通班的老师(基金经理),自己出题、自己教,希望自己班的学生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
指数基金: 就像一个重点班(跟踪某个指数),完全使用年级统考的试卷(复制指数),目标是保证这个班的平均分和年级统考平均分一模一样。
看,是不是很简单?有些概念我们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就非常好理解啦。简单记住:指数是“平均成绩单”,指数基金是“照抄平均分”,常规基金是“努力考更高分”。
很喜欢一个故事:如果给每一个英文字母A~Z相应的数值,A=1,B=2,…,Z=26,那么每个单词中的字母相加都可以得到一个总值。知识(Knowledge)得分是96,勤奋工作(Hardwork)得分是98,态度(Attitude)得分才是100。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态度决定一切,投资更是这样。
《解读基金》
钱是我们自己的,投资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管怎么样,投资第一课就是要有学习的态度。
好啦,身为新人的我们,就先学习这么多啦。更多的投资知识,后面慢慢唠。
祝大家都能快乐赚钱,早日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