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农历:二月廿五) 星期三 阴雨
【早起】4:45
【学习】1.通读《大学》1遍 ,累积2遍;;
2.《学说集》培养说;
3.《时间管理》46讲
【锻炼】单盘40分钟;
【日记】至诚如神
早上学习《大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诚”字。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这一句太厉害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在内心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达到了诚,做到了诚。
前天我和子千爸约上了雨兮妈一起去湖口发了宣传单。是帮子亲爸发的。因为他在湖口美术馆新开了一个书法培训班的点,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广而告之。
因为培训班的形式是以美术馆的名义来做的,会带有一些公益性质。所以刚开始印刷的很多宣传单是由馆长拿去派发的,馆长是将宣传单给了各班级的老师,让老师发下去的。
可是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宣传单发出去几天了没有接到一个咨询电话。当时就和子千爸在交流这件事情。按照常理来说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及学校的要求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书法学习。
当时就在想也许是宣传单没有发放出去的原因。所以前天子千爸决定自己再去发一次,叫上了雨兮妈共3人一起到学校的门口发放了一些宣传单。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去做结果也是不同的。当天我们在把宣传单发放出去后,就陆续接到咨询的电话。而且,也有些学生家长当场咨询报名的事。
当时我就在想,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太重要了。在发放宣传单的过程中也听到有些学生说宣传单已经有了,是老师发的。这说明说馆长他确实把宣传单派出去了,只是他把宣传单给班级里的老师,让老师发放给学生的。所以馆长所做的事情只是把这件事情完成了而已。
而我们在发放宣传单的时候,会和家长有些交流。所以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区别就是在于一个“诚”字。
想到自己之前在幼儿园上示范课时,其实同样也是面对诚这样的事情。刚开始,给孩子们去上国学课时,虽然自己学习经典有几年了,但是在面对教学时,自己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可当时就是因为自己的诚意。想着如何能让孩子们爱上经典、喜欢经典。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静下心来自己去琢磨,会去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及结合孩子的当下情况,进而制定出一套适合孩子们的教学计划。结果也是非常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从这二件事情当中让我体会到至诚如神的一种状态。诚可以让人所做的事情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这也是至诚如神可以前知的写照。越来越庆幸自己能够在此生学习到如此智慧的经典。它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让我们的人生价值能更好的体现。
也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学习经典刚开始的时候,真的不需要去管理解的事情。当我们达到对经文的熟悉之后,就会在某一天,某一个点再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后,就会突然对这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并且能够去把它应用到生活当中,进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所做的事情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一句“至诚如神,可以前知。”太厉害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没有办法想明白的,为什么很多事情可以未卜先知?原来并不是有多厉害有多神秘,因为一切都来自“诚”,“诚”应该是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是需要自己首先能够做到止,然后静安虑得,这是一个过程。比如自己在写一份教学教案时,首先要做到至于至善,这个善,我的认为就是发心,也就是初心,那么我在写教案时的初心就是想着要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受益于经典教育,能够让孩子在记忆力敏感期最强的时候,让他们去记忆一些高能量的经典。这个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学习生活工作,都是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这样的初心可能有些家长、朋友不会理解,甚至会有些误解,但并不会因为这些误解而去畏惧。我的心里很明白,我的初心是善的。所以在我做教学教案的时候,我就会朝着这个目标下去努力去思考,去安排。
这个在做的过程中就是要自己能够在止于至善的情况下,然后接下来就是要去静下心来。一点一点的去思考。而当自己的内心能够做到静定下来后,发现很多东西是不思而得。会在我的脑子里面呈现答案。这就是静定带来的神奇。
当所有这一切做到以后,一份适合孩子教学的教案就出炉了。教学的结果也是非常好的。很喜欢这样的感觉。这就是经典的智慧带来的魅力,加上自己的实践经历带给自己的美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