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下罗振宇和罗永浩的长篇对谈,其中揭示了很多做事的心得,不是一砖一瓦亲手把房子建起来的人,不可能说得如此细致精微,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罗胖在点评中谈了一点他的做事心法,他是十年前在央视做《对话》制片人的时候明白的:
有一次我们做一个节目,请到了当时《中国企业家》的社长,现在的正和岛的岛主刘东华,他当时在观众席的第一排,谈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他突然站起来说:“你们这些人表面上想挣钱,其实都不是真想挣钱,你们都有私心杂念,如果想挣钱,你们早就挣到钱了。”
当时我听得一愣一愣的,想挣到钱就能挣到钱吗?
他说对呀,很多人因为想挣钱,但是不好意思;有的人想挣钱,但是怕累;有的人想挣钱,但是很多协作关系不去主动努力打通,当然就挣不到钱了。想挣钱的人,其他都无所谓,除了法律要遵循,其他的东西他都可以去克服,这样的人一定能挣到钱。
我也是在十多年前,才明白这个道理。
那会儿我刚进大学,好几个月都在遗憾懊悔,我为什么没有考上最心仪的学校?当时我只能归因于自己智商不够和学习方法有问题了。
后来直到大一下学期,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跟法学院的几位师姐玩得很好,她们就带着我一块儿上自习复习。看见她们是怎么全力以赴拿命来拼的,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的想考好,也明白了,我以前的那种备考状态,只能叫做不是真的想考好。
只要真的想考好,就可以考好。这就是应试心法。明白了这点,从此,我就做到了想考什么都能考好。
再后来我辅导了好些学生应付考试,发现从来没有哪个学生是真的想学好,而成绩却搞不上去的。但很多人是口头标榜自己重视,或者态度装得非常认真,其实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真的想做好,结果自然如他真心所愿。
总是志未切!
最近在看《传习录》,发现王阳明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比如,为什么私心杂念去不净,为什么私意跟天理辨不清,功夫怎么才能进步更大,做事和修心如何平衡,说来说去,阳明先生都经常只答一句话——“总是志未切”。
听起来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其实也是一口道尽心法。换句大白话,还是这句话:
做不到,是因为不是真的想做到。
只要你真的想做到,没有做不成的道理。
以为自己想,并不是真的想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真的想,但却以为自己真的想、号称自己真的想……
前段时间房市涨得很疯,有些朋友就遗憾自己没有及时换房,或者抱怨家人,因为家人不同意,导致自己白白错失了大好机会。
一位朋友说,她都已经看好了一套,可是先生不同意,女儿也不支持,她都走到小区门口了,都没去签约。
我好奇地问:你们家明明是你在管钱,家事基本也是你说了算,如果你真的要买,他们谁拦得住你呢?你到底为什么不买?
她支支吾吾地说,不想家里吵架,不想大家闹得不愉快……
所以,错失了机会,没有买成,只能说明你不是真的想。比如上面这位朋友,她真的想要的是房子吗?不是,她要的是家庭和谐、少点争吵烦恼。所以,求仁得仁,果然如她所愿。
如果真的想,就不可能错过机会。谁也拦不住你,所有困难也障碍不了你。
如果不是真的想,那机会就与你无关。跟你无关的机会,又何来的错过呢?
想通这一点,那所有的遗憾、所谓的错过也就可以放下了。
把所有资源全部扑进去
那么,怎么才算得上真的想呢?
传统修身的习惯是主张向内看,去精微体察自己的内心。但是,说实在的,现代人们大多缺少觉察内省的认知能力,而且长期习惯了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自己以为的真,往往不是那么真。
增长见识是一个办法。只要见过这方面真的想的人是怎么做事的,自然容易比较认识到自己不是那么真的想。
我也是见过真的想考好的人怎么复习的,才知道自己不够想。见过真的想投资房产的人怎么行动的,也明白自己以前不是真想。
但见识还是受阅历的限制,比如我就没见过真想把产品做得极致牛逼的人怎么做的,所以这方面还真是欠缺好多。
有幸的是,罗胖也给出了他的一个简单指标,不仅能用于衡量现状,而且也很有行为指导意义:
就看你有没有把所有资源全部扑进去。
他举了他们这次做长谈的例子来说:
我们一旦要做一件事,我们就把全部力量扑上去做。
仅仅做这两个人的访谈,我们就租了北京一个豪华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大概是600平米。我们在里面单独置了景,所有的家具都是买的全新的。
整个拍摄团队大概有三四十人,我们请的总导演是《艺术人生》这个节目的创始人,她调集了几乎她能调集的所有最豪华的资源。
包括我们现场用的灯,都是拍电影用的灯,所以你看到的画质,你会觉得跟一般的电视片是有一点点不一样的,那是灯的功劳。
正是因为我们花了这么多的资源投下去,然后这个节目才会让大家觉得,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跟别人有点不同。
回顾一下:其实做事的心法,就是这么简单:
01 一定要“真的想”,真的想很想很想做成,就可以做成。
02 做不成,要好好省察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恐怕不是真的想吧。
03 怎么做才算真的想?把所有资源全部扑进去!
虽然这么简单,但又有古老的传统。其实这就是《大学》里说的“诚意正心“”,中庸说的“至诚之道”,王阳明说的“立志”、“立诚”,也是致良知的功夫。为学做事,从此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至诚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