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前一天,西安过山车一样的天气,温度飙升到了三十度。
三十度的高温下,我乘上拥挤的没开空调的十五路公交赶往水司,再从水司坐上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母亲村庄附近的一个有摩的的小站。
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差,她已经说不清楚她的生活里缺少什么,什么需要我给她带回家了。
油茶、麦片、牛奶和面包早晚吃,米中午做米饭。伊丽莎白白瓜和小包装的饼干类平时饿了垫一下肚子。东西不太多,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对钱已经没有概念的母亲来说,是她大约一个星期的一日三餐。
摩的师傅车子开的飞快,一路狂奔,六分钟的时间到了母亲的门口。大门紧闭。电话里问母亲在哪?她说她在门口。我说我就在门口啊,你到底在哪里?电话里久久没有了声音。我心里一急,想起母亲近日来的一系列的仿如孩童一样的行为。我才又问道,你在东边还是西边?母亲说我在果园(西边)这条路上接你!糊涂的已经不辨东南西北的母亲,心里惦记的还是她的孩子!
时值五月中旬,整齐的村庄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是一片的柳绿花红,苍翠欲滴。我一路向西,步履匆匆的寻找母亲。六分钟的时间,母亲已经走出了村西口。走到了去镇子的方向(和我回来的方向是反的)。面色潮红,汗湿衣袖。
回到家里,找一张凳子让母亲坐下。白瓜洗干净,切成小片,装盘,端到母亲跟前。看着母亲一口一口的吃着瓜,多余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我手里拿着的湿毛巾赶紧轻轻的帮母亲擦干净。小时候母亲照顾我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时隔多年,角色已经互换!
三十度的高温下,母亲身上的衣衫,里三层外三层(大约早起晨练觉得冷,穿上没有脱下来)。问她也不觉得热。年轻时候那么精明强干的母亲,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样子!真是美人已迟暮,岁月催人老!
母亲一生共养育了四个孩子。从我记事起,一年四季里,母亲没有停歇的时候。家里六口人,九亩地。四个学生的开销,都是她和父亲起早贪黑的在田里勤扒苦做的挣出来。毒辣辣的太阳底下一镰刀一镰刀的割麦子。闷热的密不透风的比成年人还高的玉米田里一个一个的掰玉米。然后一袋一袋的装上架子车,一车一车的往回拉。有时碰上下雨天,土路泥泞,车轮深陷,父亲在前边弓着身子使劲朝前拉,母亲在车子后面使劲的推!
那些饥寒交迫的岁月,母亲与父亲一路走来,不言辛苦。后来慢慢的村子里有人开始做生意了。没有念过几天书的母亲,也开始跟着别人学习。父亲先一天从其它村子里收来一些农产品,回来洗洗干净,码齐,装筐。第二天再由母亲通过长途车的运输到城里去卖。来回往返,赚取低微的差价。
几年下来,家里仿佛有了一些积蓄。母亲与父亲开始筹备盖房子的事。八几年,大家基本上还在温饱线徘徊。而母亲和父亲,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盖起了村子里第一幢两层楼房!那个时候我们姐妹几个都还在求学阶段,每当和同学提起家里的房子,都觉得特别的自豪!
那个时候,我的初中生涯本来应该是和同村里其它的同学一样吃住在学校里。可是母亲不愿意。她说学校的饭食属于大锅饭,众口难调,不一定合我的胃口。既然学校距离舅舅家比较近,就让我吃住在舅舅家。这样子比较亲近,然后我也可以得到舅舅及外婆各个方面的照顾。
记得某一年的冬天,一夜北风呼啸。晨起,满地银装素裹。特别的冷。我自幼就容易生冻疮的手,从每一个以往裂开口子的地方溃烂。写字的时候不敢写字,洗漱的时候不敢洗漱。然后在某一个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忽然在外婆的热炕上看到了正在低头做针线的母亲。原来是天气寒冷,母亲怕我冻着,给我送来了御寒的棉手套和毛围脖。
而今,多少年已经过去。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盖成了楼房的模样,各式各样。一家比一家的漂亮。回头再来看,反倒觉得母亲父亲当年引以为豪的房子有些显得陈旧。即使陈旧,这也是母亲和父亲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千辛万苦一砖一瓦为我们兄妹筑起来的温暖的家。是我们遮蔽风雨快乐成长的家园。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多少的陈年旧事都已随风飘散。唯有母女之间的爱意与孝道,一代一代的传承!爱我的母亲,我会像你当年爱我一样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