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自信时,你只需要好好爱着他,让他知道你永远可以为他兜底

跟人讲话时,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害怕别人的眼光但又渴望被所有人喜欢;

放大别人的优点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别人要求他做事,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

生活中,我们成年人也有这样的,不够自信,也是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难跨过去的一道坎。

自卑的孩子常常认为:

只有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自信。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生而普通,天才只是极少数人。

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信,只是自信并非与生俱来。

在培养孩子自信这条路上,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01

不拿孩子跟别人比,孩子只需做好自己

妈妈参加同学会,在说谁家孩子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谁家孩子参加钢琴比赛拿名次了,谁家孩子每天早早起床背单词……

回到家,看到那个躺沙发上看动画片笑得天真无邪的孩子,莫名来气:“天天就知道看电视,你看看别人……”

这样的场景,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

不自觉中,我们拿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规划自家孩子的成长,衡量孩子的成长结果。

这些自卑的种子,就是在父母早期无意间的比较中种下的。

大部分的自卑感源于“比较”。

想要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父母就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那个不完美的孩子,也带给我们很多幸福。

02

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体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胜任感

生活中,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或是不愿意让孩子添乱,阻止或者完全替孩子把事情都做了。

“你洗不干净!”

“你不会穿,我帮你穿!”

“快放下,别乱动!”

这样的过度保护,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重要的体验机会,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对于孩子而言,靠自己的能力洗完杯子,就是一次小小的挑战,他们需要探寻能力的边界来获取自身的自信,这种自信的体验是任何语言鼓励都无法代替的。

父母越是要懂得放手,小事的胜任感累积多了,他会越来越自信。

03

努力爱那个难带的孩子,是孩子自信的起点

人需要有归属感,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际关系来建立身份认同、定义自己。

在孩子生命的前几年里,这个人就是父母。

如果孩子没能在童年的情感环境中获得足够多的爱和关注,很容易变得自卑。

因为一个不被爱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念头就是:我不够好、我不配,甚至产生自我厌恶。

爱,虽然听上去是父母一项无需任何练习就能拥有的能力,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因为爱,是孩子的感受,不是父母的感受,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态度里,感受到的是从不被接纳的痛苦,尤其是当他们达不到父母的期待时。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被无条件接纳过,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当你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自信时,你只需要好好爱着他,让他知道你永远可以接住他。

孩子感受到家长为他兜底的勇气后,自信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当你放下焦虑,你会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走的每一步都有收获。

只有当你对孩子充满信心时,孩子的自信才会发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