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执法

【一】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二】感悟

民众不畏惧死亡,就没有可以再用死亡来震慑民众了。如果民众想要好好的生活,害怕死亡,这样有敢做乱的,这样抓起来杀掉,就没有人敢做乱了。所以维护稳定需要有一批执法的人,这些执法的人是国家机器所赋予的权力,用来维护整体的稳定性。如果有人想要代替执法者来去处置他人,这样就违背了公平的特性,也好像是在代替高明的匠人雕刻,就可能会砍伤自己。而且除了国家所赋予权力的执法者以外,天道也是最为公平的,它会给每个人其应有的结果。

【三】提问

1、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并不是威慑的作用,而是使得可以去保护民众的稳定。如果大家都想要去很好的生活,那么法律就是有较好的威慑作用,因为一旦触犯法律的话也就难以获得美好的生活。但是如果民众被压迫的连生活都成了奢望,那么法律的威慑作用也就丧失了。

2、人间的法律?

人间的法律是有意义的,是为了保护人世间的公平和正义,所以才需要有执法者来执行和维护法律。但是也需要注意的是,法律的制定要谨慎,就是不能够太繁琐。还有就是执法者的选择也需要谨慎,毕竟如果执法者不够公平的话,那么执法机器也可能会成为负面的存在。历史中就黑暗的时期,执法机器就变成了统治压迫的机器。

2、天地的规则?

除了人间的法律,天道也是在作用着任何人,每个人也都没有办法脱离天道的束缚。天道的因果循环对于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作用的,只是可能会存在着时间的差别。所以哪怕人间会存在着不公平正义的事情,天道也会终将公平的去对待每个人。可能这一点并不是那么的明显,需要对天道有更深的领悟才可以。

老子在这一章也说,如果自己希望去替代天道来执法,那么可能就会伤害到自己。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还是挺常见的,因为觉得去缺乏公平正义,于是想要去报仇等,结果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可能还是需要对于命运有更深的领悟才可以。

第四遍学习《道德经》之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
    吾宗老孙子阅读 142评论 0 0
  • 【一】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
    吾宗老孙子阅读 305评论 0 0
  • 属龙的带老鼠或者猴子,属鸡的带小牛或者小蛇,属狗的带小老虎或者小马的挂件
    妙新阅读 316评论 0 0
  • 2018年6月9日晚九点许,此次部长选举终于结束,这燥热的夏日里长达三个小时的选举,磨光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耐心。我...
    劉嘉雯阅读 364评论 1 2
  • 科学革命 1、朋友与敌人 科学发现了微生物,既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也能带来疾病。 了解你的不只有朋友,还有敌人。...
    墨鱼年轮阅读 2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