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的圈子里,是没有人会我一起谈论这种话题的,或者其实也有,但是我不知道,毕竟聊天也还是要有所保留。
理想是什么呢,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别人问我长大想干什么,回答也就是那几个,医生,科学家这种符合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观念的职业。大人这么一问,小孩这么一说,对话也就结束了,双方都不会再深究,在小孩子的眼里,这几个职业名词,就是长大后想要干什么,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就像一加一等于二,没有人会去想为什么。
大概是到初三的时候,开始意识到可能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连几个简单的化学公式都背不下来,晚自习结束后还坐在桌子前面一遍又一遍地抄来抄去,考试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水平,怎么可能去当什么医生、科学家,这不是去给国家添堵,拉低我国发展速度嘛。所以初中的时候大家聊天,说如果考不上高中怎么办,我就会说,以后我就到我外公开的那家小广告店里打工,打算一直混到走不动道的那天。
估计我的脑子在高二的时候就开始转弯了,这种思维的转变,倒不能用好与坏来评说。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月亮与六便士》一书,最开始是在什么地方听说这本书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和许多一根筋的文艺青年一样,读完之后我也想去当个追梦的疯子,甚至还产生了不去读大学的想法,虽然最后我还是捡起了地下的六便士,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高三那年的寒假读了这本书,那个只有两周,我却觉得很漫长很充实的寒假。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寒假我还学了弹吉他,开始有了去铁矿闲逛的习惯。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上,发现了到处都是美好,就算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小镇,每天也都会有新鲜感。
这次暑假长达两个月多一点,我也做了不少的事,但是总是没有那种感觉,总是认为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完成,开学了也满腔不情愿,也许这就是生活吧,美好的东西只存在于过去,失去了才懂得珍贵。
关于月亮与六便士一书的内容,也就不再多做描述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书中对塔西提岛的描述,现在都忘不掉,称其为人间仙境我认为是一点都不过分的,倒不仅仅只是塔西提的美景令我向往,毕竟太平洋中的小岛都大同小异,只不过名字不同。不过一旦把一个追梦的疯子放到岛上之后,便增添了不少的浪漫色彩,让我向往无比,想去看看。
尽管我疯狂地迷恋着这个不切实际的故事,可是心里也知道,那是高更的生活,不是我的,我不可能抛下一切,跑去外国的街头乞讨,去追求艺术,我也知道我和艺术之间差了几十条街,但是有时候闲着,也会在脑子里幻想着这么一个场景:
35岁的我在一个普通的早上醒过来,脑子里便决定了!今天我就要出发!
翻出钱包里所有的现金我就走出了家门,去到了异国的街头流浪,画画,我画得还不错,得到了不少人的赏识,慢慢的我的画也卖了不少的钱,足够我去世界上我想去的任何一个角落,足够我在塔西提岛的另一端置办一套房子,足够养活我和他。
在那里,愤世嫉俗的我终于可以把手机丢到角落,不再忍受互联网的摧残。这倒也不是说完全断网,毕竟还要工作,还需要经济收入来填饱肚子,丰富物质生活。每天也需要和几个搞艺术的混子在线上进行所谓的“艺术交流”,不得不说,我们这类人真的是来给社会添堵的,总是会用各种方法去美化我们所做的无意义的事情。
工作时间之余,我才得以将我的身心都放回到家里,这些时间我会拿来读书,看电影,听音乐,和他在一起。
我们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晨七点半我就会自然醒,这时候他已经煮好早餐了,我从来不过问他为什么醒得这么早,就怕问了之后他闹脾气,不给我做早餐了。我们的房子在岛的另一边,有时候连三四天都不会有人来打扰,会来的也只有送信的人。我故意把信箱放在离房子百米远的那个入口旁,让送信的都离我们的生活远远的。这样的环境下,有时候兴致来了,做些奇怪的事,倒也不用担心被人打扰。早上一般吃得都比较清淡,比如今天早上,他准备了水果沙拉和鸡蛋,醒来后的我十万个不情愿地完成了洗漱,终于来到了餐桌,边吃边看着IPAD上关于工作方面的消息。刚醒来我一般是不愿意说话的,他也一样,就算我起得晚了点,他也不会大声呵斥我,早餐时间总是安安静静,偶尔冒出的话语声也只能是,“喂,把盐巴递给我一下”。
吃完后我俩都开始自己的工作,除了画画外,我还会写点杂文,在绘画方面带来的名气,让不少人都觉得我的文字也算有点意思,他是从事翻译的,英语,法语,德语,三种语言他都熟悉,凭借着刚毕业的那10年打拼积累了不少的人脉,让他只要有一台电脑就能赚到钱,有次我打趣地对他说
“幸好我们两个混子只要会写字会画画就有钱赚,不然我们在这住半年就要饿死了”
“也就你这不喜欢吃鱼的会饿死,老子会活得好好的”
“妈的,没情趣”,说完我还要踹他一脚。
二楼有两间书房,不工作的时候我们会一直腻在一起,但是工作的地方始终分开的,当初装修的时候他就说,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挺舒服的。早上我们就会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倒也不是说该做的都做完了,做我们这类工作的,可以有很多说辞去为自己的低效辩解,只要说一句,最近我没灵感了,合作方也不好再逼下去。一般到了差不多12点这样,我们两个工作的欲望就消失殆尽了。我喜欢等着他过来叫我去休息,有时候我还会装作在努力工作的样子,一点不带感情色彩地说一句“嗯,等会,我写完这段就去”,虽然好几次假装努力都会被他当面戳穿,不过我也依然乐此不疲地这么玩。
今早他做的水果沙拉实在是太美味了,他还告诉我多做了,可以放开了吃,所以今天中午我们两个都不是很饿,也就不打算吃午饭了。大概是今早夸了他的水果沙拉几句,他今天特别好说话,我说不吃午饭的时候他也没再逼我,要是放在平常,他又得开始唠叨一日三餐对于肠胃健康的重要性了。
这时候我们都会到海边。我喜欢钓鱼,他喜欢游泳,泳衣和钓鱼的工具都放在港口上的红顶小木屋里,说是一个港口,只是一条长达五十米的水上原木板道,小木屋前面有两个垂钓位,钓鱼一直都是我的爱好,有时候我会推荐他试试垂钓,但他要么觉得钓上来的鱼太小了,要么就是半天都没动静,实在是无聊,所以他更喜欢游泳。
这块地方水不是特别深,他1米7的个子站起来,水也只能够到他的腰,水底也都是细滑的沙子,脚踩在上面的确十分舒服,7月的太阳是炎热的,可海水一直都是凉爽的,把身子泡在海里时那股凉爽所带来的舒服愉悦之情,让太阳的炎热都显得很无所谓了。
有时候我会在水里和他待上半天,他会教我游泳,可是都快两年了我也没学会,我承认我天生就没有运动细胞,但是游泳这件事我是从没有认真去学的,我要是学会了,他准叫我跟他游到大老远的地方,实在是没那个力气,还是在小木屋旁边听他唠叨,骂我怎么这么笨,怎么总学不会,还更有意思点。
午休是必不可少的,我俩都一致认为只有中午休息好了,剩下的一天才不会显得死气沉沉。我们一般不会回到卧室里午休,而是直接睡在沙发上。我特别喜欢午休醒来后的失落感,望着外边的海滩,听着爵士乐,身旁坐着他,这个平静而又有些沉闷的时刻只属于我们两个人,我俩谁都不会说话,只有音乐回荡在整个房子里。
我会顺手拿起一本书,比如今天看的是《冰与火之歌》,看看书,看看他,看看海,看看云,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
到了晚餐时间,我两会一起下厨,想吃什么做什么,晚餐我们会吃得很饱,甚至有点撑,饭后我们会光着脚沿着沙滩散步,让一波又一波的海水打湿裤脚,聊着书里那些荒谬的剧情,聊着昨天遇到的不可理喻的客户,聊着学生时代遇到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看着太阳慢慢被海平线吞噬,等到太阳消失不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朝着家的方向走回去。
夜晚降临时,我们会坐在家门口的观海台上,那是一个通过十九层阶梯后就可以到达的,用大理石造的观景台。平台不大,放了一张桌子和两个凳子,他泡好茶,我负责端茶,我们就一起坐在台上,看看星星,看看月亮,吹吹海风。然后我们都困了,然后我们都睡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