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班伊始,班里就组织开了家长会,核心就是家长普遍关心的幼小衔接问题,并且校内也设置了课后相关课程服务。没啥多想的,紧跟大流,给儿子也报了名。
周末,对照所需文具物品清单,我俩跑了超市、文具店。拼音本、低算本、写话本共3个本子,洞洞铅笔3支,橡皮2个,笔袋1个。这中间,除了本子铅笔长得一样没啥挑选的,另外的橡皮和笔袋全是儿子自己选的,而且选了之后任由我再怎样推荐其他款式,他都视而不见。
晚上回到家,要给文具贴上姓名贴时,才发现少买了一样东西——姓名贴。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 找来一张小纸片,将它裁剪成够写下姓名的小长条,然后用透明胶带粘在铅笔、橡皮上。儿子一边瞧着,一边也动手用自己小剪刀裁剪起来。
一切准备完成,把这些文具装进书包那一刻,忽然莫名的有点感动、激动(好吧,其实我也不能准确区分是怎样的情感)。这就上学写字了,前二十几年自己也不这样吗?而今,再次捧起书包,不仅感概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