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第三十四集(上)——教孩子做人要明辨错与恶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无心非,名为错』,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当别人犯错,他不是有心的,我们绝对要包容、要宽恕,不然他也会很难受。那对我们来讲,我们也要时时观照自己,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两三个人排在一起,让后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过。因为人往往,比方说遇到久不见的朋友,一聊起天来都忘记旁边的世界。所以这就是无心之非。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给朋友,他可能正要出门,我们一打过去就霹雳啪啦,连个逗点都没有,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切话把你拒绝,或者是告诉你他要出门,结果他就一直撑在那里。那时候他的心跳怎么样?特别快!这也是无心之非。所以我们打电话过去一定要先问: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要处处替对方着想。

那孔夫子当初到太庙去,也是「入太庙每事问」。遇到很多事,他都会去请教太庙里面负责的一些工作人员。其它的人就会觉得很纳闷,夫子的学问这么好,怎么到太庙去什么都问?结果他的学生就问夫子,夫子就回答:每事问是代表对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能这个环境都有它的规矩在,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礼之处。所以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于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自去更动、去改变。可能我们是觉得好心,但是这么一个动作,可能会造成当地工作人员的一个麻烦,所以这就有可能犯了「无心非,名为错」。

我们对于自己的一些言语、行为也常观照一下是不是有忽略的地方。比方说你在骑脚踏车跟朋友一起,也不要并排在骑,一来很危险,二来可能又影响到后面的行人。俗话说得意会忘形。我们也要常常观照一下。

下一句是『有心非,名为恶』。这意思就是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照做,叫做「明知故犯」,那这就是恶,这就很不可取。那这样的现象现在多不多?多!为什么?比方说明明就写着「禁止吸烟」,他还大口大口在那里抽,原因在哪?没有念《弟子规》,标准答案。失教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好好的学习,没有老师去教,也没有父母去提醒,所以就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

假如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但是还去做,那就是作恶。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很多都是大家知道不能做的事,但是还是有人在做,比方说抽烟,比方说有立着牌子说「禁止钓鱼」,还是有人去钓鱼,或者「禁止倒垃圾」,还是有人会在那里丢。这一些都属于社会风气。这个社会风气谁要负责?社会的每一分子都要负责。假如整个社会都没有公义,别人错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去指正,那可能就提供一个空间让这些作恶的人愈来愈嚣张,我们说姑息养奸。或者你看到人家插队了,那我们应该去劝解,当然劝解的时候要注意「怡吾色,柔吾声」。所以《弟子规》这个「亲有过」,这个亲我们可以当什么?不只是父母,不只是亲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整个社会是一体的,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也有义务去劝告他们,但是要注意这个态度的适当,以免发生冲突。

其实为什么有一些明明是错的事,大家还去做?往往在他们的心中都会说别人也一样。所以这都是找借口,但是这也不无道理,因为好榜样太少了,所以会让他们觉得犯错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们要有使命,社会上错误的事,我们一定要当榜样来纠正。比方说社会上的人不懂得报恩,那我们就要演出来知恩报恩;社会上的人无礼,我们就要演出非常的彬彬有礼,让他们能够生起惭愧之心。

现在,比方说公家的东西很多人会拿来自己用,这也是有这种倾向,其实他们是冤枉。拿了公家的东西欠多少人?是欠整个团体人的债务,那就很难还,这是小人冤枉作了小人。所以我们也要怜悯他们不懂得「物虽小,勿私藏」的道理。我们也要表现出来,我们在公司里面、在团体里面就要很廉洁,任何一个公家的东西绝对一分一毫都不取。当你有这样的行为出现,在整个团体当中就是一种制约的效果。人家一看到你,他就会自己收敛。所以诸位朋友不要小看您在家庭还有在工作当中的影响力,只要有人演出对的,旁边的人就不敢太造次。所以我们确确实实要做好榜样。

『有心非,名为恶』。很多人他明明知道这是很大的错误,但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还是去做了。比方说知道跟人家起冲突是错误的,但是脾气一来怎么样?压不下来,所以这就要找方法来对治这个情况。有的夫妻,刚好先生出了一点状况,那太太就很不高兴,想说他都敢这样,那我也敢作坏。这种心态叫意气用事,对自己没有帮助,会愈搞愈糟。我就曾经听过先生都很晚才回来,后来太太也很不高兴,她也出去晃到很晚才回来,那受伤最大的莫过于她的小孩。所以别人对不对,那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己有没有做对,一定要时时提醒。当我们真正做对了才有资格去讲别人,而当你真正做对的时候,你在他人心目中的信任程度一定相对提高。所以要把事情圆满解决,要耐得下性子来,先从自己的修身,立身行道开始下手。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这课程结束,您回到家里也不要先要求谁做,最重要要怎么样?自己开始先做。我也常常接触一些朋友,他们第一天来听课,听完就说:我的哪一个朋友最需要听,我儿子最需要听。都没有说自己最需要听。所以人当把心思都看在别人的错,都看在别人应该学什么,那专注力没有回到自己,可能自己的进步就会相对减小。所以整个人生的转变,第一步还是要从自身开始做起。

总结:

1.无心非,名为错:指因疏忽、不知而犯错,如走路骑车并排、新环境未了解规矩等,需包容他人,更要常观照自身言行,避免因忽略影响他人或造成危险。

2.有心非,名为恶:明知故犯是恶,如禁吸区吸烟、禁钓区钓鱼等,多因失教缺道德教育;社会风气需众人负责,应纠正他人错误(注意态度),避免意气用事,强调先修自身,从己做起。

文章来源:知因知果过幸福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