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养生师傅那儿刮痧。
刮痧有些疼,我内心是抗拒的。趴在刮痧床上,师傅拿起刮痧板,由慢到快的收拾着我的后背。起初,疼痛还可以忍受,随着板子凌厉的刮下去,我感觉到有东西阻挡了板子的流畅度。师傅介绍说,开始出痧了,豆粒大的痧标识的是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师傅说,从出痧的情况来看有点乳腺增生。她要把出的痧粒打开,可能有点疼,要忍住。师傅拿着板子在痧粒上,下手短而快,痛的我龇牙咧嘴,唉哼哼的叫着,小腿也翘起来,两只脚来回摩擦着,目的是转移注意力以减少疼痛感。师傅说,疼也得忍着,很快就好了。
师傅边刮痧,变传授养生知识,可惜我的注意力早已被疼痛牵制住,什么也没记住。师傅疾风劲雨的几板子下去,说痧粒已打开。我惊恐的问,要刮痧到什么时候呢。师傅说等这次痧下去,再来刮,直到刮到不出痧为止。
身体的疼痛有医生来解决。其实西医的解决办法更快,要么对症的药,要么直接切除。
但是,习惯上的疾病呢?
这段时间我做了瘦身计划,包括运动和晚饭不吃主食。周末盘点的时候发现,早起运动已经在路上了,而晚饭不吃主食却迟迟未动。有网友说,忌不住口的人,属性之一是爱贪小便宜。我坚决拒绝做这类人,期盼能够关注嘴巴。都上升到人品问题了,这个计划的实施依然是一大难题。
这个何尝不是心理疼痛点?只是自己没有留意到而已。戒除精神上的依赖性,就像剜掉身上的恶疾一样,既要破除心理上的恐惧,又要忍受得住身体上的疼痛。
随后,有意识去理解对晚饭的依赖性后,我发现当时对食物的欲望要远远大于瘦身的欲望,在这一刻,瘦身计划早就被潜意识屏蔽掉了,只剩下满足口欲这件事。
当我在饭前,有意把晚饭与瘦身这一长期目标结合在一起时,一家人的温馨晚饭时刻再也不是我的折磨了。
身体上的疾病有医生可解决,那习惯上的恶疾呢?只有自己才能够医治。
矫正习惯也是需要度过痛苦期的。先难后易,然后才会芳香满地。